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3日 10.1°C-12.8°C
澳元 : 人民币=4.82
基隆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与一手搬砖,一手抱娃的你共勉

2017-07-18 来源: 澳大利亚早教网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与一手搬砖,一手抱娃的你共勉 - 1

浸入式双语教学

多元智能教学理念 

专业老师更懂孩子

愿爱与被爱

都温柔无伤害

从小我就有一个梦想,那就是长大要做老师,而且一定要做语文老师。大学时,一老师问我,你以后想做什么职业,我想都没想脱口而出“贤妻良母”。出国读书,学了教育,于是如愿以偿的做了老师,而且是对外汉语老师。内心却希望学了教育可以更好的教育自己的孩子。 

生孩子前,我曾是一个朝九晚五的小白领。澳洲的生活简单、美好。下班以后还有时间和精力买束花,做几道好看的菜肴满足自己的视觉和味蕾。周末要么在家烤个蛋糕,要么跟朋友聚个会,要么带着相机随处“扫街”。现在想想都觉得美好!

结婚后不久我就怀孕了,从此沦为“家里蹲”妈妈。于是,一过就是四年。如果代购算是一份工作,我每周要拿出1-2天带着孩子采购,打包,邮寄,也算是工作带娃两不误吧。我非常理解作为全职妈妈在经济上捉襟见肘,底气不足,家庭矛盾频发的一地鸡毛,也非常理解职场妈妈无法长久陪伴孩子的愧疚与挣扎。

我的两个女儿,一个3岁,一个1岁,各有各的性格特点,两个孩子都很聪明可爱。朋友常常会跟我说“几乎每天都能看到你在朋友圈晒娃”,没办法呀,每天自己带孩子的时间很长,喜欢摄影的我现在成了“手机侠”,反倒show off的机会更多了。

看起来岁月静好,其实矛盾暗涌。

为什么总吵?

还不是因为穷,钱不够花!

在我看来都是必需的东西,在先生看来都是我在乱花钱。

你可以说他抠门儿,但是他抠门抠得也不是没道理,全家就指望他开店那一点收入,自打生娃以来,每个月就算紧紧巴巴的苦逼还房贷,动不动还赤字一下,再不省着点儿,以后万一有个突发事件都应付不过来。

养个孩子,好好爱他,把最好的给他,是我的梦想,那实现自己的梦想就不能只靠老公啊!

想给孩子更好一些的生活,也让自己花钱有底气一点,我不得不开始找赚钱的门路。于是,从零星的帮同学、朋友代买一些澳洲奶粉到后来专门把代购当生意做。挑起家庭重担不敢说,但是收入至少可以让我偶尔犒劳一下自己蜡黄的脸和疲惫的身体,当然还有孩子们的小东小西。

即便我是那种很多人羡慕的,可以当自己老板的自由职业者,工作时间灵活,同样也无法做到真正的带娃和工作两不误,不是娃受委屈跟着我风吹日晒,舟车劳顿到处采购,就是工作没法竭尽全力,每天都在殚精竭虑的搞平衡,时不时还会因为小孩子晚上睡不好,弄得自己整天好像拖着一个空壳身体,灰头土脸也是常事……最让人痛苦的还是精神疲惫。这种疲惫多数来自家庭而并非工作。说来说去都是因为缺钱。

与一手搬砖,一手抱娃的你共勉 - 2

前几天看到一篇文章,标题是“孩子,妈妈只有一双手,要搬砖就不能抱你,要抱你就不能搬砖”。朋友打趣道:你不就是一手搬砖,一手抱娃的典范吗?

我和朋友在墨尔本开了一家为0-6岁孩子提供早教和亲子活动的机构。初衷是为了不一直做经济不独立的全职妈妈,把自己的专业和爱好当成事业,与此同时又能在我的两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给他们提供有我陪伴的好的受教育机会。 

然而,梦想很丰满,现实却是残酷的。

带着孩子工作的必然就是没办法专心做好事情。要么孩子抓着教室的教具到处扔,要么我在跟人说话,孩子跑到大厅把花盆里的土弄得一地,然后我又拖着吸尘器在后面收拾。总有无能为力的感觉。可不能把孩子用绳子捆起来吧,她就正是充满好奇心的阶段,什么也阻止不了她去“探险”呀!世界安静下来的时候就是孩子午睡的时候。我只有这1-2小时可以安静的工作。

还有一段可以安静工作的时间便是晚上一家人都睡着以后,我才可以安静的思考。但是,晚上工作的“副作用”就是晚睡后,早上起不来。

最痛苦的是每天早上,你还在梦里。孩子醒了,大喊“妈妈”。更痛苦的是,每天半夜小女儿还要吃夜奶。

与一手搬砖,一手抱娃的你共勉 - 3

5小时睡眠,2个小小孩,1份自己热爱的事业,1个爱唠叨的老公,和1堆永远也做不完的家务。生活里似乎只有孩子幸福的笑和看着他们一天天健康长大,还有这份与教育有关的事业是我所有精神的支柱。

这里借用橙子的一段话:时间和精力是无法突破的瓶颈,没有一种工作不需要全力以赴,没有一个孩子不期待全心全意的陪伴,这本来就是两个全职工作,无论如何,我也没法两个都做到最好。

终究,一手抱娃,一手搬砖的愿景没办法实现。当然,不管你选择抱娃,还是搬砖,都不要有牺牲感。已经是三十好几、为人母的人没有资格再自怨自艾,没有资格撒娇装哭换取同情,去掉性别优势感,学会以德服人,以理待人,以本事说话,一生受用。 

与一手搬砖,一手抱娃的你共勉 - 4

关键词: 搬砖早教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