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30日 6.0°C-6.7°C
澳元 : 人民币=4.86
基隆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56人遇难5人失踪,外媒热议郑州洪灾到底是天灾还是人祸(组图)

2021-07-24 来源: 综合报道 评论7条

本文综编自德国之声美国之音法广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中国河南7月23日在致命的暴雨和洪灾后开始清理工作。据河南省应急管理厅提供的消息,截至23日晚间,河南强降雨已造成,救援工作目前仍在进行中。

这场突如其来的河南大洪水,还带来了一场“它是天灾还是人祸”的全球媒体大讨论。

56人遇难5人失踪,外媒热议郑州洪灾到底是天灾还是人祸(组图) - 1

河南郑州暴雨中地铁五号线的车中乘客被困洪水中。(2021年7月20日)

郑州京广隧道死伤惨重

据“德国之声”报道,根据多家媒体报道,郑州当局22号开始抽水工程,长约4.5公里的“京广快速道路隧道”严重灾情也跟着曝光。现场画面显示,有汽车倒插在水中,或是翻复后堆在一起,还有遗体躺在路面上。

根据《湖北日报》新创媒体极目新闻报道,7月20日下午4时到5时,郑州降雨量达到201.9毫米。家住隧道出口旁的市民观察,约30万立方米的积水在3小时内灌满双向六车道的隧道。洪水最后淹没京广北路隧道,旁边的酒店也淹到约1米高。

56人遇难5人失踪,外媒热议郑州洪灾到底是天灾还是人祸(组图) - 2

《财新网》报道,根据官方目前的数据,京广北路隧道积水已造成两人死亡,但在现场参与救援的第一线工作人员以及住在隧道附近的居民却向德国之声透露,京广隧道内的确切死亡数量应该比目前媒体与官方所公布的还高很多。

在现场担任第一线救灾人员的张先生指出,京广隧道内塞了有几百辆车,水现在还在排,但确切的死亡人数应该比目前所报出来的还多。

到底是天灾还是人祸?

郑州的一场洪灾引发了人们诸多思考。郑州地方当局对地铁灌水,造成5号线12名乘客死亡、大批乘客陷入险境究竟应该承担哪些责任?地铁这个现代城市的象征是否应该继续大力发展?

质疑1.:郑州洪水是水库泄洪造成?

郑州街道上黄土积水在一小时内迅速上升向前奔涌,不符合雨水就地积累的样貌。令许多人对“郑州暴雨引发的洪涝”不再认同。

有水利专家表示,郑州洪水是水库泄洪造成的。网上曝光的郑州内部文件显示,在指令下达前就已开始泄洪。南方週末记者褚朝新据说在自己的微信号中发文,也质疑这次伤亡如此严重“到底是人祸还是天灾”。

质疑2:地铁站为何迟迟不关闭?

郑州气象局20日当天曾经连续发布了5次暴雨红色预警,但地铁站却迟迟不关闭,没有如同其他城市在暴雨发生前通知各单位不再上班。有不作为之嫌。在特大洪水发生之前,没有对地铁入口的防水设施进行加固和防范。

按照中国气象局发布的指南,红色预警发布后,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做好暴雨应急和抢险工作,停止集会、停课、停业(除特殊行业外),做好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防御。但郑州显然没有因为连日暴雨和警告就停课、停业。

质疑3:官方救援滞后

河南20日大暴雨后,郑州市曾经空转,没有官方组织的救援力量,只有市民自己互救和自救。

救灾人员张先生回忆道,在20日强降雨最严重的当天,他有一个朋友与其他乘客受困于当时淹水深及肩膀的地铁车厢内,从下午5点多开始等待救援,但救难人员直到晚间8点多才抵达现场。

他说:“他所在的车厢没有死人,但是是靠自救才跑出去的。每个车厢应该都有消防锤可以砸烂窗户脱困,但他那个车厢的乘客把消防锤都砸断了,玻璃却砸不烂。他们尝试拿灭火器砸窗户,但灭火器爆了窗户还是不烂。”

他透露,连专业的救灾人员到场后,用器具试图砸烂窗户时仍然不可行。最终,救灾人员被迫在车厢顶上开一个口,才能让受困的乘客离开淹水的车厢。他说:“最后一批乘客是到了午夜12点后才被救出来,根本不是官方报导称的晚上9点多。”

第二天据报只有穿戴干净整齐的150名军人来到郑州的照片,被人质疑是在装样子。最新的郑州官方发文称,武警已出动5290名官兵在当地救灾重建,并协助隧道、地铁等淤泥清理工作。

中央社也报道:就在京广隧道救援与灾情引发陆民关注之际,网传多辆挂著抗灾标语的军车载著大批军人中午开抵现场,接管后续的清理与救援作业,并管制人车不得靠近。此举已引发议论,许多网友认为后续灾情恐怕十分惨重。

56人遇难5人失踪,外媒热议郑州洪灾到底是天灾还是人祸(组图) - 3

质疑4:“海绵城市”工程形同虚设

除了京广隧道之外,其他前线的救难人员还表示,郑州现在多处仍有道路坍塌,或是周围大楼因道路坍塌风险而必须撤离所有住户的情况。

郑州市民王先生表示,由于郑州当地不少地区的地下网管工程都有缺陷,因此导致不少道路都在洪灾后,出现了坍塌的现象。他批评:“这些政府所做的改善都是表面的,郑州市不少地方的道路都出现坍塌情况,郑州很多地下管网都是‘豆腐渣工程’,是有坍塌危险的。”

另一位救灾人员王先生也提到,现任的郑州市市委书记上任后,便开始在许多主要道路中间兴建花坛,但动工过程中,把不少地下管线都挖断了,所以才会在强降雨发生时,发生路面上水排不了的状况。

郑州市在2017年制定的城市总体规划提出在2020年之前,投入534.8亿元建设海绵城市。海绵城市在水安全方面的设计目标是在规划区的防洪标准可以应对200年一遇的洪水灾害。

分析人士指出,在这次洪水测试中,海绵城市项目完全不及格。切莫说是200年一遇的水灾,即便是50年一遇的水灾,这个项目都未能通过。中国官方称,这次的强降雨雨量是千年一遇,但实际上,有专家指出,这次的日降雨量实际上还不及1975年河南板桥洪灾的降雨量。板桥水灾造成了十几万人的死亡。

反思:极端洪灾到来,城市交通将如何保障人们安全

据“美国之音”报道,在中国民众要求追责的时候,美国的专家们却从郑州5号线的遭遇看到了不同的教训。纽约时报引用纽约大学交通专家莎拉·考夫曼的话说,“这太可怕了”。极端天气因气候变化而提前到来,本来应该在100年后发生的风暴,“有可能明天就来了”。

纽约时报的报道说,伦敦、纽约和东京等大都市的地铁系统都已经老旧,虽然已经通过改进,加强了防洪能力,但中国的危机表明,“即使是世界上一些最新的系统(郑州地铁投入运营甚至还不到十年)也可能不堪一击”。

在郑州洪灾发生前几天,德国刚刚发生了同样的灾难,有160人死亡。此外,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伯利亚和美国太平洋西北地区也遭受了严重热浪的冲击。

美国地铁和公交车乘客权益倡导组织“乘客联盟”的执行董事贝琪·普朗姆(Betsy Plum)表示,“问题的规模已经超出了我们的城市和州所能解决的范围。”

纽约时报说,一些专家提出,随着更多的极端洪灾的到来,要永远保护地铁是不可能的。他们认为,人类应该对发展公共汽车和自行车给与更多的思考和重视。

墨西哥城非盈利交通组织交通发展研究所研究员贝尔纳多·巴兰达·塞普尔韦达对纽约时报说,街道轻轨、公交系统和自行车道不仅不易受洪水侵袭,而且建造成本更低,而且更方便前往。

塞普尔韦达表示,“我们从上个世纪就有这种惯性,把如此多的地面可用空间给了汽车。”“但一条公交车道的载客量比三条汽车道还要多。”

本文综编自德国之声美国之音法广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7)
45872967
45872967 2021-07-24 回复
官方数字后面加个0,这种人为悲剧还会发生,走着瞧。
wm6125
wm6125 2021-07-24 回复
因短时间内多条评论违规被举报,触发自动屏蔽机制,该用户评论均被屏蔽。
粉红自卑无脑怪全世界
粉红自卑无脑怪全世界 2021-07-24 回复
因短时间内多条评论违规被举报,触发自动屏蔽机制,该用户评论均被屏蔽。
沙椿桉
沙椿桉 2021-07-24 回复
都没人评论 澳洲华人 都死绝了 成千上万
好酒不怕巷子深
好酒不怕巷子深 2021-07-24
想发言就去找那些垃圾外媒解释去!!
好酒不怕巷子深
好酒不怕巷子深 2021-07-24
你不说话没人会当你死了!!
Shiorikirin
Shiorikirin 2021-07-24
你看看新闻来源再喷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