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4日 6.8°C-9.3°C
澳元 : 人民币=4.83
基隆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八倍速走红看傻全网,这“最良心网红”自己都被排大队整懵了(组图)

12天前 来源: Vista看天下 原文链接 评论3条

当在热搜上看到有人驱车400公里、坐三小时高铁,去打卡最近爆火的“南京阿姨10元一杯的手冲咖啡”时——

我感觉这个世界是真的癫了。

八倍速走红看傻全网,这“最良心网红”自己都被排大队整懵了(组图) - 1

淄博烧烤、甘肃麻辣烫们怎么也想不到,下一个接过它们“美食流量”大旗的,居然会是一个街边甘蔗店里冲泡的速溶咖啡。

这位南京咖啡阿姨最早走红,是因为有人去她店里点一杯标价10元的“手冲咖啡”。

结果发现阿姨直接从柜台里掏出三条雀巢速溶咖啡,哐哐怼进了塑料杯里头。

八倍速走红看傻全网,这“最良心网红”自己都被排大队整懵了(组图) - 2

@喵了个咪

掏出一个85后上大学时用的那种暖水瓶,在杯子里倒满开水,还贴心摇匀。

八倍速走红看傻全网,这“最良心网红”自己都被排大队整懵了(组图) - 3

@朱科宇key

网友在底下调侃,“阿姨明明可以偷偷冲,但选择了当你的面冲”“南京人有自己的阿嬷手作”。

如果到这里结束,这不过是一条普通的搞笑视频。

但在社交平台接下来的发酵中,这位阿姨很快被捧成不懂流量生意,只知勤劳做事的实诚商贩。

“一条咖啡3块钱,她足足给你加了三条,没什么利润的。”

“阿姨以为你真的喜欢喝她的咖啡,在她心中雀巢是大牌子。”

而这间卖甘蔗汁的小店这两天也被网友迅速“攻占”,目前排队盛况是这样的——

八倍速走红看傻全网,这“最良心网红”自己都被排大队整懵了(组图) - 4

@南京旺铺达人

看得很多刚刷到这件事的网友一头雾水:“速溶咖啡也要排队打卡,是是自己买不到雀巢,还是不会烧开水?”

八倍速走红看傻全网,这“最良心网红”自己都被排大队整懵了(组图) - 5

八倍速走红看傻全网,这“最良心网红”自己都被排大队整懵了(组图) - 6

01

互联网批量捧红“良心摊主”

南京阿姨火了之后,很多人质疑她的“手作咖啡”其实利润不低。

“加整整三条”看起来量大实惠,但一条雀巢速溶的零售价不过一块钱左右,10块钱的定价至少一半是利润。

更别说瑞幸、库迪这些连锁店早就已经把价格压到9.9块,卖的还是咖啡豆磨出来的真·手作咖啡。

如今被捧红的与其说是便宜咖啡,倒不如说是南京咖啡阿姨这个“良心摊主”的形象。

八倍速走红看傻全网,这“最良心网红”自己都被排大队整懵了(组图) - 7

@楠神日记

说到这儿大家就很熟悉了,毕竟现在社交平台上隔三岔五就会火一个实诚小商贩,左一个“小本薄利”,右一个“十几年不涨价”。

从磁县炸串奶奶、武汉糖水爷爷,到厦门汉堡爷爷、广西2元炒粉阿姨……

他们要么是慈眉善目的老人,要么是干活麻利敞亮的大叔阿姨,摊位一般都在远离景区和商圈的偏僻街道或工地。

最重要的是卖的东西非常便宜——让习惯了花三四十块吃一顿工作餐的打工人,仿佛穿越回了十几年前的物价水平。

八倍速走红看傻全网,这“最良心网红”自己都被排大队整懵了(组图) - 8

其实我们身边都有这种小吃摊主,摆摊卖点便宜小吃,成本不高利润也薄,整天早出晚归赚点辛苦钱。

本来只是正常地做生意、正常地贴补家用。直到突然被发到网上,成为某种满载人性光环的集合体。

第一顶光环是“诚信经营”。

大家就像当初捧红坦坦荡荡用植脂末的蜜雪冰城一样,捧红承认自家用料不够好的摊主。

炸串奶奶被问到酱汁是不是自己做的,坦然表示“这是我买的酱”。

八倍速走红看傻全网,这“最良心网红”自己都被排大队整懵了(组图) - 9

@奉天小东北

这次南京阿姨最早出圈,也是因为大大方方就把速溶咖啡拿出来了。

有人要求咖啡浓一点,她提前说好“咖啡都是三条,浓一点的那就是水少放一点”。

八倍速走红看傻全网,这“最良心网红”自己都被排大队整懵了(组图) - 10

@干饭女孩

评论区显然很吃她这套——

“比网红咖啡店一杯咖啡放半杯冰强多了,至少阿姨敢承认”。

第二顶光环,是人情味。

因为摊主们主要做熟客生意,所以大多秉持着乡俗社会的逻辑:做生意要踏踏实实,对待顾客要笑脸迎人。

这反倒让习惯了冷冰冰的商业逻辑的网友,感受到了一种朴素的温情。

炸串奶奶一开始火不只因为卖的东西特别便宜,还因为她听说拍视频的女孩是一个人来,叮嘱女孩在外要注意安全。

武汉一位靠“十块钱随便吃”走红的工地老板,十几个菜里只有两个素菜,其他都是荤菜。

八倍速走红看傻全网,这“最良心网红”自己都被排大队整懵了(组图) - 11

@东北阿华在武汉

或许是考虑工人吃饭考虑性价比,便宜实惠才能把生意长长久久做下去,

但在网友眼中,这意味着一种超越了“你收钱、我吃饭”的情感联系——

就像老家市场上一开几十年,从小吃到大的小饭馆,老板会给老顾客们足足的料,而街坊邻居也都愿意去照顾他家生意。

当然,所谓良心摊主们还有第三个光环,也是最重要的一个。

那就是在这个一切都在被流量所规定的时代,他们似乎对流量的规则一窍不通。

这年头连上“王婆说媒”的人都敢立刻开账号做网红了,但被各大媒体报道的炸串奶奶听说自己火了,却只露出一丝不好意思的笑。

评论区最常见的感慨就是:“她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多人来排队,只知道有人喜欢她的小吃。”

八倍速走红看傻全网,这“最良心网红”自己都被排大队整懵了(组图) - 12

@是鱼丸呀

刷爆短视频热搜的南京阿姨,依然在吭哧吭哧泡着咖啡。

甚至在发现有人逃单后,她立刻撇下店外的打卡长队追出去找人,丝毫不顾及周围的手机镜头,和自己在网上的“老实人设”。

八倍速走红看傻全网,这“最良心网红”自己都被排大队整懵了(组图) - 13

但很讽刺的是,网友们一边赞美摊主们身上未被网红时代侵染的朴素和真诚;

却在捧红她们的过程中,又用流量逻辑把她们“改造”成为网络围观下又一个无趣的“景观”。

02

从爆火到“翻车”,

流程变得越来越像复制粘贴

几年前我们也曾写过一群被网络围观的“实诚摊主”。

从被网红围堵到出不了门的“拉面哥”、96岁菜馍奶奶,到被迫晒证据证明自己“没用僵尸肉”的8元水饺摊主。

八倍速走红看傻全网,这“最良心网红”自己都被排大队整懵了(组图) - 14

@三峡新闻

当时人们还会对流量盯上普通人的生活而感到愤怒,心疼他们被骤然拉入了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里。

如今不同了,每个人似乎都已经天然成为是网络社会的备选演员。

相比于当初一年半载才会火一个的“拉面哥”,现在社交网站几乎每个月都会涌出几个新的“实在商贩”。

你有横幅朴素的“蛋堡爷爷”,我就有只收现金的“肉夹馍大叔”;

你有十年不涨价的盒饭老板,我就有免费请困难人群吃包子的早餐铺老板。

八倍速走红看傻全网,这“最良心网红”自己都被排大队整懵了(组图) - 15

@芋泥泡饭

摊主们的性格和生意或许各有不同,但在网上都被塑造成了同一个模式。

先是被某个年轻人无意间发现,紧接着各路探店博主出动,拍出一大堆从机位到对话都差不多的小片段。

于是广西炒粉阿姨在不同的视频里,回答“炒面两块,鸡蛋香肠扣肉都是1元”;

八倍速走红看傻全网,这“最良心网红”自己都被排大队整懵了(组图) - 16

而炸串奶奶则反复介绍,“这个锅是我十几年前买的,现在已经没有这种锅了。”

接下来就是上热搜,然后线上的热度转到线下。

有人不远万里地来这个小小摊位排队打卡,有人竖起手机对摊位进行全程直播。

八倍速走红看傻全网,这“最良心网红”自己都被排大队整懵了(组图) - 17

@吴不平凡很平凡

曾经自得其乐的摊主被迫疯狂出餐,在人群的包围中变得“一脸班味儿”——

这就是这场以他们为主角的流量大戏的高潮了。

八倍速走红看傻全网,这“最良心网红”自己都被排大队整懵了(组图) - 18

@“小李寻象记”

高潮戏之后,就是收尾。

要么是因为卫生、占道经营等问题翻车,然后网友再呼吁不要对他们过于苛刻。

比如南京阿姨的视频底下,很多人都会提到几年前在武汉卖两块钱随便喝冷饮的“糖水爷爷”。

八倍速走红看傻全网,这“最良心网红”自己都被排大队整懵了(组图) - 19

@路人飞.毛腿

爆火之后很快就被质疑“不卫生”“不刷锅”,糖水爷爷和他的家人都饱受困扰,最后干脆收摊回了河南老家。

也有的“实诚摊主”热度散去,重新变回普通的摆摊人。

然后隔三岔五就出现个视频,拍他们现在“生意惨淡”,就像地方台社会新闻里的当事人回访。

八倍速走红看傻全网,这“最良心网红”自己都被排大队整懵了(组图) - 20

这套“流程”如今在网上越走越快,也越走越娴熟。

就像二倍速刷剧,还没等你反应过来就错过了重要剧情。

比如我前天晚上刚刷到南京阿姨冲咖啡的视频,昨天剧情就已经飞速进展到了“很多人坐飞机坐高铁去喝”“有人拍了视频不给钱”。

八倍速走红看傻全网,这“最良心网红”自己都被排大队整懵了(组图) - 21

到今天,阿姨已经开始回应自己家庭收入几何、手上的金镯子是怎么买的。

搞得网速稍慢点的网友都要一头雾水:那啥等等,所以这人到底谁啊?

03

又一群人的日常,

变成网红景观

“实在摊主”成为一种网红范式,最初当然是源于大众对便宜、实在的朴素需求。

靠打造“高级感”来产生溢价的网红美食不再流行,大家转而去追捧路边摊带来的即时满足,和摊主身上最朴素的善意。

就像上文说的,很多小吃摊老板原本只是卖着正常的便宜小吃,老主顾们也没觉得有什么特别。

直到他们的日常被网络推到更多人面前,成为了某种简单生活的代名词。

八倍速走红看傻全网,这“最良心网红”自己都被排大队整懵了(组图) - 22

其实很多摊主们视频下面,都会有本地人说这些价格没有特别便宜。

“一元4串”的炸串主要都是素菜,“四块一个”的蛋堡放在网红商业街上当然是物美价廉,但作为摆在地下通道的摊位来说只能算正常。

之前山东烟台还火过一个“1元包子铺”,北上深白领想起楼下便利店2、3块一个还皮厚馅小的包子,都喊着要去烟台打卡。

但很多生活在小城市的网友反而很困惑:包子不就应该是这个价吗?

八倍速走红看傻全网,这“最良心网红”自己都被排大队整懵了(组图) - 23

或者说,这群被流量选中的“实诚商贩”们,构建出来的是一个沉浸式的赛博怀旧乐园。

成立的前提在于适当的陌生感。

一个工地老哥大概不会觉得10块钱的盒饭有多稀奇——毕竟大多数工地盒饭,都是这样薄利多销的。

只有吃着30块工作餐的白领,才会感慨“7元吃饱”的工地盒饭老板简直是在做慈善。

但在陌生感中,又有一丝熟悉。

很多人长大后不会特地光顾某个偏僻街道上的路边摊,却会被某个老实、诚恳的摊主唤起回忆。

想起小时候楼下的那个十几年不涨价的杂货店,每次帮爸妈买酱油时店主都会顺手送自己一块糖。

八倍速走红看傻全网,这“最良心网红”自己都被排大队整懵了(组图) - 24

那时还没有网红小吃溢价,也没有层出不穷的商家套路。只有温情的乡土社会,人与人之间靠良心、人情、关系来维系。

就在这样朴素的情绪之下,流量的齿轮缓缓转动。

社交平台为人们提供情绪价值,网友们回馈以热度,也因此推红了一个又一个“良心摊贩”。

只不过人们的注意力永远在追求更新的东西,也倒逼网络继续把一切可能成为网红的概念挖掘干净。

就像1957年南极洲的伯克纳岛被人类发现,从此地球上再也没有未被发现的陆地。

于是“挖掘”变成“制造”,网友自发的讨论变成评论区的固定走流程。

人们生活中的绝大部分要素,都被以“跟风”“打卡”的方式固定成赛博景观。

不过好在,再完美的景观也会出现裂缝。

尤其是当自己的日常也被套进固定的“网红”壳子,就像正在剧院里看戏时突然被拉进后台。

不信你看,虽然很多年轻人跟风打卡过工地盒饭、网红炸串。

但当刷到“南京阿姨10块的咖啡真良心”时,还是看着手中9块9的连锁品牌咖啡一脸疑惑:

“不是,这到底有什么好打卡的啊!”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3)
土澳居民nWKuM
土澳居民nWKuM 12天前 回复
😇😇😇😃都不是那些小摊主的错👌‼️
叫我小夏天
叫我小夏天 12天前 回复
明明是坑人嘛
沙隆巴斯光年
沙隆巴斯光年 12天前 回复
南京阿姨火的太莫名其妙了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