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18日 3.0°C-8.0°C
澳元 : 人民币=4.81
基隆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体制内“疼痛感”愈演愈烈,国家下狠手会成常态(图)

6天前 来源: 马江博说趋势 原文链接 评论5条

本文转载自马江博说趋势,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体制内的“疼痛感”今年会越来越强烈。

首先,今年可能是史上最卷的一年:

高考:1342万名考生角逐高考,其中光是复读生就达到了410万,而今年的本科录取名额才仅为450万。

毕业:1180万大学生将走出校园,截止目前,本科和硕博的offer率分别为45%、44%,超过一半的人找不到工作。

考公:2024年国考报名人数高达291万,大增41万,人数岗位比80:1,而两年前考公人数才仅为130万,两年翻了一倍多。

而这三者恰好有着内在关联:正因为就业形势严峻,加入内卷大军的人越来越多,于是人们更加打破投冲向考公和考编的队伍,向往并追求编制带来的稳定性和安全感。

但事实总是不如人愿,一边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而另一边的体制内,却在“加速砸碎铁饭碗”:

河南开展“531”机构改革,对省市各级组织进行50%、30%、10%的不同比例缩减。

山西各地开启整编改革试点,逐步公务员行政编制,并且还将缩容省直机构的领导班子。

甘肃省发布的《行政编制精减方案》,按照5%的比例精简省内机关。

去年中央发布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明确提出,中央层面要缩编5%,必须在2023年底前完成,而地方层面要根据本省情况进行缩简,而且必须在2024年底前完成。

离“最后期限”只剩不到6个月时间,各地速度开始加快;自今年以来,至少已有江西、北京、天津、湖南、贵州、上海、河北、甘肃、云南、江苏、青海、陕西、广西、福建、四川、湖北、重庆、广东等18个省份相继推进机构精简相关工作。

此外,还有一大批地区正在清退编外人员。

而各地大举“砸铁饭碗”的背后,是行政支出和财政收入的“双杀”:

一、行政支出不堪重负

列几个数据大家感受一下:

1)2012年,地方的行政支出占到了政府可支配收入的30%,但到了2020年,这一数字飙升到了60%。

2)根据2023全国公积金报告,党政机关有4800万人缴纳公积金,国企和集体企业则有3200万人,整个“体制内”人数高达8000万,如果再算上编外人员,估计就有1.5-2亿人。

3)2023年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达到了10万亿,但也只能填补地方财政一半的缺口,大量省份仍然入不敷出,化债工作推进困难。

4)全国2800个左右的县,人口在20万以下的多达400多个,其中5万人以下的袖珍县有80多个,但无一例外,这些“小县”和“袖珍县”都配备了全套的行政班子、机构和人员。

5)全国各地的养老金也在告急,除了北京、上海等5个地区外,其余省份全部处在养老金入入不敷出的情况中。

就是在这样庞大的供养压力下,财政也吃不消了。

二、财政收入连续下滑

相比于沉重的支出,收入的下降也是要命的。

今年1-4月,企业增值税跌了7.6%,个人所得税跌了7%,企业和居民的收入都在下降,最终还是传导到了税收。

契税下降7.1%;土地增值税下降4.5%,前者代表着居民买房交的税,后者是开发商拿地交的税,说明1—4月的房产市场和土拍市场的交易量都不好。

虽然这只是今年前半段的数据,但却实实在在是这三四年来下跌趋势的一个缩影。

体制内“疼痛感”愈演愈烈,国家下狠手会成常态(图) - 1

而久被诟病的“土地财政”的地方卖地收入,自2021年见到8.7万亿的顶部后,一路下滑,到 2023年只有5.8万亿元,跌幅超过33%。

而且这是全国的平均数据,大量省市尤其是一些偏远落后地区,他们的卖地收入早已腰斩甚至脚踝斩。

进入2024年,趋势并没有改变,财政部数据显示,国有土地出让收入10536亿元,进一步下跌了10.4%。

财政吃紧程度可想而知。

由此看来,缩编已经成为地方缓解财政危机的不是办法的办法,只能势在必行了。

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几个独特之处:

1、“缩编”不等于“裁员”,有的把省级和市级的编制取消后,编制下沉到县乡两级,原来的任职人员也下基层工作,即“减市补县”。也有的是,退三补一或者退二补一,通过老人员的退休然后不再招人,来被动收缩行政人员队伍。

2、除了事业单位,各地的公务员也有缩编,但普遍比例为2%-3%,不如中央5%的力度大,只是地方上是否有裁到大动脉的情况还未可知。

3、机构精简反而是重头戏,裁撤、合并了大量的冗杂机构,事权进行了合并和优化,而原来的人员也相应转岗过去。

但无论如何,趋势已经如此,砸碎铁饭碗只会越砸越狠,体制内“疼痛感”以后将是常态。

本文转载自马江博说趋势,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5)
土澳居民97
土澳居民97 6天前 回复
中共政府的所谓体质内人员砍一半都不多 什么人大 政协 这些狗屁衙门有一个是干正事的 一个县就几十上百个局 一个局就十几个局长 副局长 书记 副书记这种狗屁职务 老百姓早就受不了了
土澳居民97
土澳居民97 6天前 回复
一个正职➕十个副职的这种配置早就该砍了 厉害国政府是世界上养闲人最多的政府 多一个职务就是多一份腐败 就多一个吸血鬼 老百姓早就负担不起了
_大衛衛
_大衛衛 6天前 回复
就不应该有体制内外区别
xin_a
xin_a 6天前 回复
我觉得体制内公务员把权力全部上缴给核心,这短期看有益处,可以获得权力边际效用和经济利益,尤其是似乎都可能一把手。但长期看是刀架脖子得不偿失。不如推动党内民主,减少震荡,平均来看获益更多。
band-new冯先生
band-new冯先生 6天前 回复
早该精简公务员体系了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