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4月19日 10.8°C-12.3°C
澳元 : 人民币=4.65
基隆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居民消费意愿降至12年新低 急需扩大收入

2011-03-18 来源: 新华网 评论0条

央行16日公布的1季度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居民消费意愿降至12年以来最低。

物价高居不下是当前居民消费意愿降低的主因,而持续的“负利率”也促使居民更愿意把钱投入各式保值、增值的理财渠道中。为了提升消费信心,促进经济转型,提高居民收入才是关键。

居民消费意愿降至12年新低

中国人民银行16日公布的2011年第1季度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在当前物价、利率以及收入水平下,仅有14.2%的居民倾向于“更多消费”,这是1999年调查以来的最低值。

渤海证券宏观分析师杜征征表示,去年以来持续偏紧的政策调控,使得消费者预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通胀预期有所回落;但居高不下的通胀及众多后顾之忧尚未解除也使得消费者减少了消费支出,更多将钱存在银行或投入股市,这点从今年前两个月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出现较大回落中可以看出。

统计局数据显示,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018亿元,同比增长15.8%,比2010年12月份回落3.3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居民对未来物价上涨预期减弱,未来物价预期指数降至72.8%,较上季下降8.9个百分点。其中,预测下季物价上涨的居民比例为47.1%,较上季度减少14.3个百分点。

居民的这种感性认识也恰好与数据的理性分析相契合。

中国社科院3月16日发布的2011年《宏观经济蓝皮书》指出,2011年国民经济增速将呈现出小幅回落的趋势,国内生产总值(GDP)和CPI将分别呈现“前低后高”和“前高后低”的走势,预计全年CPI增长4.0%。

储蓄“负利率” 理财产品更受青睐

与百姓低迷的消费意愿形成对比的是,投资理财“钱包保卫战”却打得热火朝天,调查报告同时显示,在目前仍然“负利率”的情形下,44.2%的储户偏好“投资债券、股票、基金等”变相储蓄,超过了“储蓄存款”的41.6%。

记者了解到,自从市场进入加息通道以来,流动性高的理财产品备受青睐。受加息影响,部分银行也调高了短期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但由于此类产品的发放额度较小,往往供不应求。理财专家建议,购买理财产品不要受限于周期的长短,投资者可根据自己的资产状况,在预留一部分现金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长期财富目标,来规划投资配置。

渣打银行个人财富管理部首席投资总监梁大伟认为,超短期的理财产品,虽然流动性较好,但投资者难以获取较高的收益。与其做超短期的投资,投资者不如用时间换取空间,通过价值投资获得长期、稳健且相对更高的投资收益。

国际时局动荡,通胀高企难下的当前,黄金以其“硬通货”的特性成为理财避险的上选。来自工商银行的理财专家介绍,投资者除了购买实物金和纸黄金以外,还可以通过申购黄金基金的途径来为自己的理财大计“镀金”。业内人士介绍,黄金基金的业绩表现跟国际黄金现货价格直接挂钩,由于这类黄金基金可零距离追踪实物黄金价格,投资者可以尽可能降低投资成本,增加投资收益。

而除黄金外,铂金可能也将成为投资新宠。梁大伟表示,2011年铂金价格有很大上涨潜力,预计今年年均值为每盎司1850美元。

梁大伟介绍,铂金属于铂族金属,是地壳中稀有的贵重金属元素,产量远低于黄金。除了大家熟知的用于珠宝首饰的制作以外,还作为催化剂被运用于汽车排放尾气的净化装置。根据渣打银行的预测,铂金在2011年将得益于欧洲汽车市场的回暖以及各国珠宝首饰需求的持续增长,有潜力在2011年追赶上其他贵金属的步伐,不失为投资者抗通胀的投资上选。

消费转型更待收入提高

扩大居民消费一直以来都是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之一。

2010年,中央财政投入资金450亿元,补贴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汽车家电以旧换新和农机具购置。减半征收小排量汽车购置税,减免住房交易相关税收,支持自住性住房消费。

在一系列措施的刺激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16.9%,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

然而目前居民消费意愿的下降显然不利于经济由投资拉动向消费拉动转变。

“转型看消费,消费看收入。”而中国人民银行的调查显示居民未来收入预期指数为55.4%,与上季基本持平,居民对未来收入预期仍显谨慎。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要继续提高农民收入、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部分优抚对象待遇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增强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消费能力。

同时,“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速都要高于7%。”这是中国首次提出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目标。分析人士称,以提高居民收入为核心的分配制度改革大幕已经拉开,未来居民收入的大幅增加将使得农村和城市开始新一轮消费升级。

原创声明:本文系本站原创采写/编译整理/读者来稿,欢迎转载!转载时必须在醒目位置注明本文出处和具体网页链接。对未注明而擅自转载者,本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