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26日 12.5°C-14.5°C
澳元 : 人民币=4.85
基隆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向胜利致敬:“我们知道鬼子猖狂的日子到头了”,中国战区16场大受降

2018-09-03 来源: 周渝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向胜利致敬:“我们知道鬼子猖狂的日子到头了”,中国战区16场大受降 - 1

本文为“国家人文历史”独家稿件,欢迎读者转发朋友圈  文章有删节

编者按

编者按:今天是9月3日,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每个中国人都不能忘记。在那个胜利的秋天,除了欢庆与反思,还有一件事极为重要——受降

1945年9月2日盟军在密苏里号战列舰上的受降仪式与9月9日国民政府在南京进行的受降典礼早已为人们所熟悉,相对鲜为人知的是,在胜利之年的中国,北至平津古都,南至台湾、越南,国内外一共有16个受降区。

今天,国历君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胜利后几场重要的大受降——

芷江洽降意味深长

1945年8月15日,深感已无法挽回失败命运的日本天皇发表“终战讲话”,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即日本无条件投降。这一天成为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日。

据何应钦所著的《日军侵华八年抗战史》一书记载,“日本宣布投降以后,我军即按照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将军所划分之受降区规定,接受日军投降。中国战区受降范围,依划分应为中华民国(东三省划归苏俄受降)、台湾,以及越南北纬十六度以北地区,日军投降代表为日本驻华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大将”。

1945年8月17日下午5时32分,蒋介石接到冈村宁次发来的复电,冈村宁次原计划派今井武夫等人到江西玉山与中方洽降,但当时的玉山机场因雨后损坏已不能使用,同时环境也不安全。相对而言,湖南的芷江机场保存完好,可供各种大小飞机起降,又驻扎了装备精良的新编第6军,于是中国方面做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决定:让日本人到芷江来洽降。

向胜利致敬:“我们知道鬼子猖狂的日子到头了”,中国战区16场大受降 - 2

一切就像命运冥冥中的安排,仅在几个月前,侵华日军为夺取芷江机场,集结了7个师团约七、八万人之兵力,在第20军司令官坂西一良中将的统一指挥下向湖南西部发起进攻,引发了被称为中日“最后一战”的湘西会战;湘西的战争从4月打到6月,数万遭遇中国军队顽强阻击的日军被困在茫茫雪峰山中,寸步难行,直至会战结束,他们的作战目标芷江仍安然无恙,而日军在雪峰山的失败更像是全面战败的预演。无独有偶,湘西会战的中方总指挥正是后来代表中国战区受降的何应钦。仅仅在两个多月后,日本投降的消息就传到了湘西,芷江变成了沸腾的海洋。

8月18日,蒋介石电令冈村宁次于21日派代表到芷江洽降,同日,芷江的纳降准备工作全面启动。中方成立了“日本投降签字典礼筹备处”,由廖耀湘担任主任委员,典礼地点选在了位于芷江县城七里之外的七里桥空军第5大队营房。8月20日,何应钦乘坐飞机由重庆飞往芷江。同日,冈村宁次的代表,今井武夫一行人也由南京秘密飞往汉口,并于21日乘坐冈村宁次的专机飞往芷江。日本高层的洽降之行之所以要秘密进行,是因当时日本军队中还有很多少壮派官兵不愿接受战败的事实,并极力以武力阻止投降,这样的背景环境给洽降典礼平添了几分肃杀紧张的气氛。前往芷江之日,当今井武夫乘坐飞机飞至洞庭湖上空时,他意外发现机舱内有一挺机枪,顿时惊出一身冷汗,立即命令随从将机枪扔进了洞庭湖中。最后今井一行总算是在中美空军三架战斗机的监护下平安抵达芷江。

据当时负责洽降工作的新编第6军第14师作战课长的王楚英回忆,8月21日,“芷江城风和日丽,我和钮先铭、王启瑞等人乘车各处巡视,检查今井武夫住处的接待准备和警卫工作。芷江城到处彩旗招展,扎有巨大V字的牌楼矗立在城门口和主要道路上。沿机场到城内陆军总司令部所在地——万寿宫的路上,每隔一段距离就并排站着武装宪兵和新六军士兵,精神抖擞、英姿飒爽。芷江军民一大早就群聚街头,欢庆抗战胜利,都想亲眼看一看日军投降的场面”。今井一行人“默然无语,神态忧伤,举止呆板,任人拍照。记者此前已接到通知,禁止对日本降使作现场采访,所以没有人向他提问”。

向胜利致敬:“我们知道鬼子猖狂的日子到头了”,中国战区16场大受降 - 3

纪录片中的“芷江受降”

8月21日至23日,中日双方代表在湖南芷江举行了日军洽降典礼。会上今井武夫只言“停战”,只字不提“投降”,这令主持洽降的萧毅肃将军十分不满,他对今井训斥道:“日本无条件投降已成事实,日本天皇已广播了日本投降诏书,你刚才不用‘投降’而用‘停战’,殊为不妥,应予纠正。”

洽降工作结束后,今井武夫等人个个面带戚容,脸色阴沉地步入冈村专用的MC号飞机的机舱,飞离芷江。

“三九良辰”大受降

芷江洽降典礼结束后,各大受降区的纳降工作开始陆续进行。由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担任受降主官的浙江受降区首先进行了受降仪式。9月4日,中方受降代表、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兼前进指挥所主任韩德勤中将等中国将领在富阳县长新乡宋殿村接受了日方代表通泽一治大佐等人的投降,并先后接收了嘉兴、金华、杭州、宁波、厦门等地。据说在宋殿村受降时,整个大厅四壁都被围满了白布,这是当地一个叫林镇南的年轻人在听闻日军投降的消息后定制来送给日军的“礼物”,林镇南老人多年之后仍对受降厅的“白布”记忆深刻:“只有办丧事才用白布的,我们知道鬼子猖狂的日子到头了。”

就在富阳受降的第二天,何应钦致电冈村宁次,通知其中国战区受降仪式的时间、地点及双方出席的人员。中国战区的受降典礼地点定于南京,何应钦认为这有两层含义:第一,1928年到1937年间南京是国民政府的首都,虽于抗战初期沦陷,但在抗战胜利后,南京仍要作为中华民国首都。第二,1937年12月13日,南京被日军攻陷,日寇在这里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这段历史不应遗忘,故而以南京作为受降地最为合适。同时,何应钦根据盟军统帅麦克阿瑟的规定向冈村发出了中字第十七号备忘录,特别强调:“1.日军缴械时,不举行收缴武器之仪式。2.日军代表正式投降时,不得佩戴军刀。3.凡日军所有军刀,均应与其他武器一律收缴,一俟正式投降,日军即不得再行佩戴军刀。以上规定,在中国战区一律适用。”

中国战区受降典礼时间定为1945年9月9日上午9时。正如古人诗云“三九良辰佳气蔼,听重重相贺欢声溢”,“九”是中国传统中认为最为吉利的数字,它代表崇高与完善,选择在这一天受降亦有象征抗日战争取得彻底完全胜利之意。据韩文宁的《战区大受降》一书记载,9月9日这天的南京城“披上节日的盛装,到处张灯结彩,人们像过节一样兴高采烈。主要街道均用松柏树扎起彩色牌楼,上面悬挂着中国国旗和国民党党旗,红色的‘V’标记在旗帜之间,牌楼中间嵌着‘胜利和平’4个金色大字⋯⋯中国陆军司令部广场四周旗杆林立,联合国52个国家的国旗迎风飞扬,每个旗杆下面,并排站着一名武装士兵和一名宪兵,他们头顶钢盔,脚蹬皮鞋,身着制服,手戴白手套,紧握冲锋枪⋯⋯军校南大门前,建有一座用苍松翠柏扎成的高大牌坊,上面横匾‘中国战区日本投降签字典礼’,是红底金字,尤为醒目”。

签字典礼的地点选在中央军校(黄埔军校)礼堂。参加典礼的除有何应钦、汤恩伯、郑洞国、冷欣、廖耀湘、谷正纲等中方军政要人之外,还有美国的麦克鲁少将、英国海斯中将、法国的保义上校以及加拿大、苏联、澳大利亚等同盟国家的军官等数十人,整个会场的中外观礼官员共计400余人。

9日上午8时45分,冈村宁次及其随从共7人分乘3辆小车到达受降现场,与今井武夫到芷江洽降时一样,以冈村为首的日本代表们个个灰头土脸,失魂落魄,任凭中外记者们拍照。时隔多年,曾亲历过南京受降仪式的抗战老兵赵振英仍记得当时“日本人老老实实低着头走路,不抬头,七个人坐在那就把帽子摘了,只有冈村宁次的帽子放在面前桌子上,其余人拿着帽子坐着”的情景。当所有代表坐定后,何应钦宣布可以拍照5分钟,这时会场灯光闪亮,中外摄影记者们纷纷拍照,记录下这一庄严而神圣的历史时刻。

上午9时,受降签字典礼正式开始。主投降官冈村宁次将投降签字仪式代表证书交给其参谋长小林浅三郎,由其递送给何应钦过目。何应钦阅览之后,将拟定的投降仪式书(日文、中文各一份)由中国陆军总参谋长萧毅肃交给冈村宁次。随后冈村宁次低头看过投降书的内容后,提笔在投降书上签字并盖上其图章。待典礼结束,冈村宁次等日方代表依次退席,何应钦则发表简短讲话:“中国战区日军投降签字,已于本日上午九时,在南京顺利完成。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意义的一个日子,这是八年抗战艰苦奋斗的结果。东亚及全世界人类和平与繁荣,亦从此开一新纪元⋯⋯”

跨国受降与台湾光复

南京中国战区受降典礼结束后,全国各个受降区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纳降工作。各地的受降仪式中,由卢汉将军主持的“跨国受降”尤其值得一书。

根据《开罗宣言》 《波茨坦公告》等文件精神,盟军统帅部于1945年8月17日发布第1号命令:越南16度纬线以北地区的所有日军无条件向中国政府投降。日本投降后,第1方面军司令官卢汉奉命代表中国政府率部开赴越南对当地日军进行受降,这是中国16个受降区中唯一的一个境外受降区,所以也被称为“跨国受降”。1945年9月8日晚,以云南将士为主体的中国军队在卢汉的统一部署和指挥下,开始分数路向越南北部挺进。部队抵达越南后,首先对当地放下武器的日本士兵进行集中管理。笔者曾采访过一位亲历过此次受降的抗战老兵张同友,时隔70年,张同友老人仍清楚记得越南日军战败后的狼狈模样:“当地的日本兵早已不复昔日的威风,就像斗败的鸡,一个个军容不整、灰头土脸、神情忧郁。在河内的时间,日本兵见到中国人就赶快站好,动也不敢动,那里的军营都是日本人修建的,还有淋浴,在当时算修得特别好的了,我们这个战胜国家都没有看到过这个。”

1945年9月28日,这次特殊的跨国受降仪式在河内顺利进行。张同友回忆说:“移交枪支后,日本兵单身回到兵营,不许出来。然后有船只送走他们,中国军队解押他们,他们有不愿回日本的,就在越南下乡。但是当时越南也有游击队,(日军)也不敢乱跑。”

在抗战胜利、举国狂欢之际,被日本占据了50年之久的台湾也回归到祖国的怀抱。根据《开罗宣言》及《波茨坦公告》的规定,日本投降后须将台湾、澎湖列岛主权归还中国,何应钦于8月26日将台、澎地区划为第16个受降区,并指定台北为受降地点。由于台湾长期被日本占据,尤其是二战期间日本在台湾实施战时体制,并强制推行“皇民化、工业化,南进基地化”的治台政策,加上日本战败时台湾仍有大量日军驻守且具备一定的战斗力,这使得台湾的形势也比其他15个受降区要复杂得多。为了让台湾地区的受降和接收能够顺利进行,国民政府与中国军队投入了更多的力量,在受降仪式结束后花了半年之久的时间才完成了台湾的接收工作。

向胜利致敬:“我们知道鬼子猖狂的日子到头了”,中国战区16场大受降 - 4

1945年10月25日上午,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典礼

1945年10月25日上午,“中国战区台湾受降典礼”在台北公会堂(现中山堂)举行,典礼隆重而庄严,中国的受降主官为陈仪将军,日军代表为第10方面军司令兼台湾总督安藤利吉。当安藤将签完字的降书呈送给中方后,主受降官陈仪即向全世界广播:“从今天起,台湾、澎湖列岛正式重入中国版图,所有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已置于中国政府主权之下。此极为有意义之事实,本人特向中国同胞及全世界报告周知。”

北平受降10万人观礼

北平是八年全面抗战爆发的地方。从1937年的夏天开始,刺眼的膏药旗便飘扬在这座古城的上空,八年来,北平的市民在日军的刺刀下过着战战兢兢、度日如年的生活。直到1945年秋天,当胜利的消息传来之时,整个古都都沸腾了,在侵略者铁蹄下度过了八年的人们迎来解放,他们欢呼雀跃,相互道贺。街道上的商店门前贴出了“庆祝胜利”等标语,天安门前竖起了一块书有“还我山河”四个白色大字的黑色大型标语木牌。肆虐了整整八年的膏药旗相继被扯下,阔别已久的中国国旗再度在北平的上空迎风飘扬。

日本宣布投降后,蒋介石即于8月18日电令第十一战区长官孙连仲为主受降官,负责接收北平、天津、保定、石家庄地区日军华北派遣军的直辖部队。随后,何应钦在芷江电告孙连仲,指定北平为受降地点。当胜利消息传来之时,自是有人欢喜有人愁,在北平城里的日军开始贩卖枪支等物品;有两名日本士兵因争抢一个馒头而大打出手;日侨为了回国也纷纷开始四处筹钱。当然,也有不少“死硬派”日军故意破坏仓库和武器,并转移武器资料,甚至蓄意闹事。对此情况,时任华北受降区北平前进指挥所主任吕文贞将军召见了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根本博中将,要求其对部下“应切实负责,防止再次发生(此类事件)”。

相比其他受降区,北平的日军似乎更为嚣张跋扈,他们竟向中方提出在受降仪式上佩戴军刀、勋章的要求,妄图保留所谓“帝国军人的尊严”。这一违反同盟国规定的无理要求自然遭到中方严词拒绝。为挫灭日军的嚣张气焰,吕文贞将受降地点由原定的中南海怀仁堂改为故宫太和殿,并且受降典礼要公开隆重。

向胜利致敬:“我们知道鬼子猖狂的日子到头了”,中国战区16场大受降 - 5

1945年10月10日,北平。中国战区华北日本投降仪式在故宫太和殿举行。

1945年10月10日,秋高气爽,风和日丽,又逢双十国庆,故宫太和殿广场前人山人海,受邀参加仪式的有多名盟国要人。国民政府国防部部长白崇禧莅临现场监督。

上午9时50分,军乐响起,担任受降主官的孙连仲偕同吕文贞步入太和殿广场,在司仪的宣读声中,日方代表根本博在降书上一一签字盖章后呈交给孙连仲将军,随后又举行了“献刀仪式”,日军投降代表根本博、高桥坦等人依次呈献了21把军刀。当日观礼群众超过10万人,整个太和殿广场被挤得水泄不通,典礼场面之规模甚至超过了南京受降仪式。

从1945年9月4日至12月27日,16个受降区的受降典礼先后完成,但接收与缴械却经历了更为漫长和坎坷的过程。据何应钦所著的《日军侵华八年抗战史》一书记载,投降的侵华日军共计1283240人,接收时间持续到1946年。各地的受降仪式结束后,中国政府进入逮捕战犯、审判罪魁的环节。

最后附上受降区一览

受降区一览

1.受降区:浙江地区

中方受降主官

顾祝同

(第3战区司令官)

日方投降主官

松井太久郎

(第13军司令官)

受降时间:1945年9月4日

签降地点:富阳县长新乡宋殿村

2.受降区:沪宁地区

中方受降主官

汤恩伯

(第3方面军司令官)

日方投降主官

松井太久郎

(日军第13军司令官)

受降时间:1945年9月11日

签降地点:上海

3.受降区:山西太原地区

中方受降主官

阎锡山

(第2战区司令官)

日方投降主官

澄田赉四郎

(第1军参谋长)

受降时间:1945年9月13日

签降地点:山西太原

4.受降区:南昌地区

中方受降主官

薛岳

(第9战区司令官)

日方投降主官

笠原幸雄

(第6方面军司令官)

受降时间:1945年9月14日

签降地点:南昌中山路中央银行

5.受降区:长沙地区

中方受降主官

王耀武

(第4方面军司令官)

日方投降主官

坂西一郎

(第20军司令官)

受降时间:1945年9月15日

签降地点:长沙湖南大学操场

6.受降区:广州地区

中方受降主官

张发奎

(第2方面军司令官)

日方投降主官

田中久一

(第23军司令官)

受降时间:1945年9月16日

签降地点:广州中山堂

7.受降区:武汉地区

中方受降主官

孙蔚如

(第6战区司令官)

日方投降主官

冈部直三郎

(第6方面军司令官)

受降时间:1945年9月18日

签降地点:汉口张公祠

8.受降区:河南开封地区

中方受降主官

刘峙

(第5战区司令官)

日方投降主官

鹰森孝

(日军第12军司令官)

受降时间:1945年9月20日

签降地点:河南漯河

9.受降区:河南洛阳地区

中方受降主官

胡宗南

(第1战区司令官)

日方投降主官

鹰森孝

(第12军司令官)

受降时间:1945年9月22日

签降地点:河南洛阳

10.受降区:徐州地区

中方受降主官

李品仙

(第10战区司令官)

日方投降主官

十川次郎

(第6军司令官)

受降时间:1945年9月24日

签降地点:“台儿庄战役” 李宗仁作战指挥部

11.受降区:绥远地区

中方受降主官

傅作义

(第12战区司令官)

日方投降主官

根本博

(驻蒙疆军司令官)

受降时间:1945年9月28日

签降地点:内蒙古归绥

12.受降区:汕头地区

中方受降主官

余汉谋

(第7战区司令官)

日方投降主官

田中久一

(第23军司令官兼)

受降时间:1945年9月28日

签降地点:汕头“国际俱乐部”

13.受降区:北越地区

中方受降主官

卢汉

(第1方面军司令官)

日方投降主官

土桥勇逸

(第38军司令官)

受降时间:1945年9月28日

签降地点:越南河内

14.受降区:平津地区

中方受降主官

孙连仲

(第11战区司令官)

日方投降主官

根本博

(华北战区司令官)

受降时间:1945年10月10日

签降地点:北平故宫太和殿广场

15.受降区:台澎地区

中方受降主官

陈仪

(台湾省行政长官)

日方投降主官

安藤利吉

(第10方面军司令)

受降时间:1945年10月25日

签降地点:台北公会堂

16.受降区:山东地区

中方受降主官

孙连仲

(第11战区司令官)

日方投降主官

细川忠康

(第43军司令官)

受降时间:1945年12月27日

签降地点:济南山东省图书馆

喜欢本文的各位,欢迎转载到朋友圈

向胜利致敬:“我们知道鬼子猖狂的日子到头了”,中国战区16场大受降 - 6

向胜利致敬:“我们知道鬼子猖狂的日子到头了”,中国战区16场大受降 - 7

向胜利致敬:“我们知道鬼子猖狂的日子到头了”,中国战区16场大受降 - 8

向胜利致敬:“我们知道鬼子猖狂的日子到头了”,中国战区16场大受降 - 9

向胜利致敬:“我们知道鬼子猖狂的日子到头了”,中国战区16场大受降 - 10

点击进入 “果粒时刻”小程序界面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