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6日 8.5°C-10.8°C
澳元 : 人民币=4.82
基隆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上得了战场,开得了拖拉机:近代中国女性如何实现自我解放?

2019-03-09 来源: 黄金生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上得了战场,开得了拖拉机:近代中国女性如何实现自我解放? - 1

本文为“国家人文历史”独家稿件,欢迎读者转发朋友圈。

本       文       约   5607  字

阅       读       需       要

15min

“我们二万万多的女性不愿做奴隶.……我们要负起我们的责任,我们要找到共同的敌人,我们要保护领土的完整,民族的生存,我们要做新的妇女,谁说我们不能做中国的主人。”

这是1936年《妇女生活》刊登的《妇女解放曲》中的歌词。虽然近代以来,女性解放的呼声不断高涨,妇女运动也此起彼伏,但终究限于部分开明之士的摇旗呐喊和对迫害妇女的封建制度的口诛笔伐的形式上,具有新思想的女性也仅限于少数精英,规模、力量和影响有限,没有形成一股强大的社会潮流。更多的中国妇女,尤其是广大下层妇女仍然深受传统习俗的影响。

卢沟桥事变后,中国政府意识到必须要发动举国之力实行全民抗战才能应对日本帝国主义蓄谋已久的战争,妇女作为全国民众的一分子也应肩负参战救国之责任,强调妇女要具备国家使命,肯定妇女的社会价值和民族意识。

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同样看到了妇女潜在的抗战力量,针对妇女发起了号召,“只有妇女都动员起来了,全中国人民也必然会动员起来,这是没有问题的”;“全国妇女起来之日,就是中国革命胜利之时”。

“天下兴亡,匹妇有责”

在政府高层的动员下,中国广大妇女踊跃参与了抗战,后来宋美龄将其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妇有责”,“唤醒这些没有参与工作的妇女,使她们知道她们的袖手旁观,没有尽她们同舟共济的责任,实在是严重的罪恶,实在是对不起国家,对不起同胞,同时也对不起其他的女性,让大家都得知道,我们是共同处在一条船上的,使这一条船渡过惊风骇浪,达到彼岸,乃是我们人人所共有的责任,人人应该出力的”。

“誓志为人不为家,跨江渡海走天涯。男儿若是全都好,女子缘何分外差?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白山黑水除敌寇,笑看旌旗红似花。”

这是著名抗日民族女英雄赵一曼烈士留下的诗篇,赵一曼曾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二团政委,率军民与日寇浴血奋战在白山黑水之间,在与日寇殊死搏斗中为国捐躯。

上得了战场,开得了拖拉机:近代中国女性如何实现自我解放? - 2

中国的妇女解放是与民族解放和民主革命联系在一起的。在政府高层的动员下,中国广大妇女踊跃参与了抗战,后来宋美龄将其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妇有责”。中共领导的根据地也看到了妇女潜在的抗战力量,针对妇女发起了号召。图为抗日战争时期,组织起来平毁日寇封锁沟的解放区妇女。(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在抗日战争中,还有很多女性像赵一曼一样,奔赴战场,在这场卫国战争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像喻尊霞、安顺花、冷云、李林、成本华以及许多没有留下姓名的众多女性,与中华男儿一起,浴血奋战。广西女学生军于1938年春长途跋涉到达鄂豫皖抗日前线,深入到大别山区坚持战斗;由流亡学生组成的浙江妇女营,深入敌后打游击,一直坚持到1941年夏天;东江纵队娘子军曾使日军闻风丧胆。此外,还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女指挥员,如康克清、李贞、危拱之、陈少敏等。

上得了战场,开得了拖拉机:近代中国女性如何实现自我解放? - 3

抗日英雄赵一曼( 1905-1937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除了直接上战场,还有一些女子以笔作武器,揭露侵略者的罪恶,唤醒民众。著名女作家丁玲组织的18集团军西北战地服务团和胡兰畦率领下的上海战地服务团,活跃于敌后和前线战场,以秦腔、京剧、相声、快板等多种节目形式为战地军民演出。包括萧红、王莹、延安抗大留日女学生在内的知识女性,还创作、拍摄了一系列抗战救国题材的文艺作品,包括文学作品《生死场》 《旷野》,话剧《包围大武汉》 《炸弹》以及电影《风云儿女》《八百壮士》等,吹响了中华民族抗日救亡的号角。同时,一些知识女性还创办了大量的妇女刊物,全面抗战八年期间共创办了《妇女生活》《战时妇女》《妇女界》《新运妇女》等130多种妇女报刊,这些刊物都把宣传抗日、唤醒妇女觉悟放在了第一位。

上得了战场,开得了拖拉机:近代中国女性如何实现自我解放? - 4

除了直接上战场,还有一些女子以笔作武器,揭露侵略者的罪恶,唤醒民众。根据中共中央指示,1937年8月12日,以抗日军政大学二期四大队部分学员为主组成西北战地服务团,丁玲为团长。图为“西战团”中的女团员合影,左一为丁玲。(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抗战为中国妇女们提供了一个重新审视自己的契机。她们的自身权利意识也得以觉醒,社会价值观形成,开始走上了摆脱封建枷锁,追求各项基本与生俱来的自主权利的道路,争取政治、经济、教育和婚姻方面的平等自由,以捍卫和维护自己的权利。

上得了战场,开得了拖拉机:近代中国女性如何实现自我解放? - 5

抗战期间,有大量的女性或在战地从事救护伤员工作,或在后方努力为抗日官兵筹集赶制生活物品,或在后方全心救助教养难童,全心支援抗战。图为1940年,在晋察冀边区涞源县杨家庄慰问所的妇女们正在给前方八路军战士做军鞋(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从“家庭人”转变为“社会人”“国家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妇女经历了一个从地位不平等到平等、从家庭走向社会、从社会解放到个体自我意识觉醒的过程。

新中国利用国家政权通过立法的形式赋予女性与男性平等的权利,并且确认女性进入公共生活的合法性,再加上强大的意识形态支持,妇女解放由此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195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妇女利益的传统婚姻制度,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证妇女和子女合法利益的新民主婚姻制度。《婚姻法》颁布以后,广大妇女以之为武器,倡导自由恋爱,争取自己幸福美满的婚姻。

《新中国妇女》(1951年1月)刊登了一个案例,一个女孩子做了童养媳后,公婆经常打骂她,把她打成了残疾还逼着她干活,她不堪忍受,告到法院,法院依据《婚姻法》解除了她的婚约,并且责成婆家负担她的医药费。这部法律使妇女在婚姻领域获得了解放,从根本上解除了中国几千年传统婚姻制度对妇女的束缚和压迫。

据北京市对1950年5月至10月婚姻状况的统计,自由结婚的有6686对。河北省定县小辛庄,在婚姻法颁布的几个月内,由男女双方自主订婚、结婚的就有15对。据河南郑州专区34个乡的统计,1950年下半年就有469个寡妇自由结婚。

上得了战场,开得了拖拉机:近代中国女性如何实现自我解放? - 6

195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妇女利益的传统婚姻制度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证妇女和子女合法利益的新民主婚姻制度。图为《婚姻法》颁布后正在举行婚礼的一对新人。(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离婚自由是婚姻自主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比之结婚自由更加来之不易。在《婚姻法》颁布后,各地的婚姻诉讼案件显著上升,其中,绝大多数是离婚案件,提出离婚的又大多是女性,理由绝大部分都是包办婚姻、婚后被虐待等。

据1950年对32个大中城市和20个省34个县城的统计,提出离婚者共21433人,其中女性占76. 56%。另有资料表明,从1950年5月到1951年4月,中南六省受理婚姻案件90425件,其中妇女主动提出的在7万件以上。一些先进女性还带头成立妇联组织,将女性同胞团结起来,进行自我解放,自我服务。一些民间妇联组织有效地填补了法律的漏洞(如对家暴的管理制度),并督促政府切实维护广大妇女的权益。

妇女从婚姻、家庭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这为她们走出家庭,进入社会,顺利参加劳动生产,从“家庭人”转变为“社会人”和“国家人”奠定了基础。

宋庆龄曾说过:“‘解放’不会是别人装在银盘子里给我们送上来的。我们必须自己争取解放,而没有政治觉悟就不可能得到解放。” 取得经济上的独立,是妇女解放的第一步。在国家的大力动员下,妇女参加社会劳动才能获得解放的思想已深入人心。劳动上的同工同酬体现了妇女与男性一样获得了平等的经济地位,这种按劳分配的工资制度保证了妇女经济上的独立,使妇女成为家庭财富的生产者,她们与丈夫共同劳动,共同是家庭经济的支持者。

“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

正如毛泽东所言:“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男同志能办到的事情,女同志也能办得到。”195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使广大妇女获得了几千年来梦寐以求的土地所有权和处理权。许多童养媳、寡妇及还俗的尼姑也分得了土地。第一次拥有自己土地的妇女,开始在属于她们的土地上劳动。

在城市中,女工的人数不断增加。1949年末全民所有制各部门女职工的人数为60万人,占全国职工总数的7. 5%,到1956年末,女职工的人数是326. 6万人,占职工总数的13. 48%。广大妇女在积极参加生产劳动期间,涌现出许多劳动模范,出席1950年全国工农兵模范代表大会的农业生产模范198名,其中22名是妇女。1952年,中央农业部授予在“爱国生产竞赛”中表现突出的李田英、冷月英、崔玉霞、李竹青、蓝陈香、何四祗、黄庆芳等7名女模范爱国丰产奖和奖章。

这一时期,在许多历来由男子垄断的行业中,都出现了妇女的身影。比如新中国的第一个女拖拉机手梁军,当她第一次开动拖拉机的时候,老百姓在后面紧跟着,边跑边喊:“看!女人开火犁了!”

1950年3月8日,新中国出现了第一辆由女司机田桂英驾驶的火车,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第一次。由于她们(田桂英、毕桂英、王宝鸿)的努力安全行使4万公里,荣获“妇女的火车头”的锦旗。新中国的第一个女调度员孙孝菊,不仅成了一个熟练的调度员,并且还创造了卓越的工作成绩,被选为省、市劳动模范和全国铁路模范。长江航道上出现了第一个女驾驶员——林幼华等等。

上得了战场,开得了拖拉机:近代中国女性如何实现自我解放? - 7

/新中国成立后,在许多历来由男子垄断的行业中,都出现了妇女的身影。图为新中国第一位女火车司机、全国劳动模范,驾驶“三八"包车组的田桂英。(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随着经济上的解放,妇女开始了参政的历程并继续向政治解放的目标迈进。195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明确规定妇女享有和男子一样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权利,为妇女参政提供了直接的法律依据和保障。通过参与政治生活,妇女具有了与男性同等的人格和尊严,政治地位得到了提高。

在1953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选举中,妇女们对选举各级人民代表表现出极大的政治热情,十分认真地运用自己的民主权利。在选举过程中,有许多没有名字的妇女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名字。辽宁省鞍山市马驿屯一位老大娘没出嫁时,人家叫她刘姑娘,出嫁后叫她小媳妇。在选举中,她孙子给她取名叫“刘文明”并端端正正地写在了选民证上。

《新中国妇女》1950年10月号刊登了一组文章,讲述普通女性的故事。其中一个女工是个年轻的寡妇,念过2年书,一直抱着为夫守节的念头生活。人民政府成立后,她学习的热情被调动起来,最终成为一名政府干部;另一名是农村曾经做过童养媳的女性,积极参加农村工作,成为村妇联主席, 可是她没有文化,不识字,工作起来有很大的不便,于是她组织村里的妇女成立识字班,开始学习文化知识。有些妇女生平第一次能够认识并书写她们自己的名字了,这一举动极大地提高了她们的自尊心。

上得了战场,开得了拖拉机:近代中国女性如何实现自我解放? - 8

/在城市中,新中国成立后,女工人数不断增加。广大妇女在积极参加生产劳动期间,涌现了许多劳动模范。图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广州女劳模们在接送她们的车上合影。(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女性自主意识的觉醒

众多的妇女参政,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事情。然而,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并不局限于政治、经济地位的改善,要实现自身的真正解放,还必须提高女性的文化修养。

新中国建立初期,90%以上的妇女都是文盲,在农村,妇女则占文盲总数的95%以上,有的地方达到了100%,这种落后的文化状况与她们迅速提高的政治、经济地位很不适应。为解决这一矛盾,新中国建立后,在全社会掀起了扫盲运动。到1956年全国已有890万人摆脱了文盲状态,其中妇女约占半数。当时,社会上激励和教育女性的刊物也特别多,包括《新中国妇女》《妇女园地》《西北妇女画报》(以农村文盲妇女为对象)等刊物。

这些刊物不仅丰富了妇女的生活,也通过舆论宣传重新塑造了妇女的新时代形象。1949年11月,北京市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率先做出禁娼决定,关闭妓院,将妓女集中起来进行思想教育,惩罚妓院老板和贪赃枉法的警察,并举行控诉大会。政府还组织为其医治性病,尽管当时国家百业待兴,财政困难,但是北京市政府还是拨款一亿多元来治疗他们的性病,帮助她们建立正常生活,使其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由此一来,几千年来摧残妇女身心健康的社会毒瘤被完全剔除,妇女的身心得到全面解放,社会风气焕然一新。

在抓妇女社会教育的同时,政府也十分注意女子正规教育。1951年,教育部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初等教育及师范教育会议又明确提出,从1952至1957年,争取全国平均有80%的学龄儿童入学,从1952年开始,争取10年内基本上普及小学教育。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人民政府十分重视适龄儿童的入学,要求各地肃清男尊女卑的旧观念,真正保证女孩接受普及教育。还在一定时期保留单设的女子小学。这些措施,对女子教育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新中国妇女同旧中国妇女所处的悲惨境地相比,无疑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为以后中国妇女的进一步解放奠定了良好的根基。

但妇女解放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长期遗留下来的重男轻女思想及把妇女当作商品的观念,还遗留在一些人的心中。另外,在进行妇女解放的过程中忽略了妇女自身的特点,过分地强调男女平等,从而忽视男女固有的身体差异等问题。对待两性平等的认识不能停留在表面,女性在现代社会有着适应自身特色的职业,同样能够为社会做出重大贡献。

改革开放后,作为一个开放社会中带有鲜明性别特征的女性自主意识逐步觉醒,大量直接服务于妇女群众的妇女自治组织开始出现。妇女开始从封闭的、性别模糊的“社会人”“组织人”中分离出具有“自我”性别意识的“女人”,以一种崭新的姿态走进社会生活。

(参考资料:郭海文《女子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阿蒙《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力量从何而来》;周锦涛《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农村的女性解放》;刘春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妇女运动刍议》;孙丽苹《论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妇女地位的提高》;余姣《建国初期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研究》;吕龙延《新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朱晓慧《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妇女解放:人权视角的透视》;何平《国家在场下的妇女解放》等)

该内容为腾讯独家合作内容,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上得了战场,开得了拖拉机:近代中国女性如何实现自我解放? - 9

果粒历史·新刊推荐

上得了战场,开得了拖拉机:近代中国女性如何实现自我解放? - 10

上得了战场,开得了拖拉机:近代中国女性如何实现自我解放? - 11

上得了战场,开得了拖拉机:近代中国女性如何实现自我解放? - 12

上得了战场,开得了拖拉机:近代中国女性如何实现自我解放? - 13

不想错过国历君的推送?

添加星标就可以啦

按以下步骤操作

3秒搞定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