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16日 11.2°C-12.3°C
澳元 : 人民币=4.79
基隆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48个倡导团体呼吁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禁止亚马逊的监控行为

2021-07-30 来源: cnBeta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48个倡导团体呼吁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禁止亚马逊的监控行为 - 1

“这种广泛的、不受管制的企业监控所造成的危害对广大公众构成了直接威胁,特别是对最经常使用监控的黑人和棕色人种构成了犯罪,”该联盟在一封公开信中写道。“鉴于这些危险,我们呼吁FTC利用其规则制定权,禁止企业使用面部监控技术,禁止在公共住宿场所进行连续监控,并制止全行业的数据滥用。”

虽然许多公司提供联网的监控设备,试图使家庭变得 "智能",但该联盟以亚马逊为案例,研究当一个占主导地位的反竞争公司掌握时,企业监控会变得多么危险(以及可能出现的各种滥用情况)。从亚马逊的Ring(它已经推出了网络监控门铃和汽车摄像头,持续监视公共和私人空间),到Alexa、Echo或Sidewalk,该公司已经推出了许多产品和服务,试图说服消费者产生尽可能多的数据,以便该公司最终利用。

"无处不在的监控巩固了亚马逊的垄断地位。该公司前所未有的数据收集为新的和现有的人工智能产品的开发提供了支持,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了其垄断力量,"该联盟在信中写道。

48个倡导团体呼吁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禁止亚马逊的监控行为 - 2

亚马逊没有对评论请求作出回应。

从这种垄断权力和不受质疑的权力的关系中,该联盟列出了一长串亚马逊的侵权行为,这些行为伤害了消费者、社区和完全的旁观者。Ring的监控设备多次被黑,泄露了主人的Wi-Fi密码,并通过Neighbors App共享位置。Alexa的漏洞有可能暴露个人身份信息,而所有这些都发生在安全协议缺乏透明度的背景下,迫使消费者选择退出未经他们同意进行的监控。

在Ring的Neighbors应用程序中,种族分析已经被游戏化,以鼓励和升级对 "可疑 "人员的监视。该公司收集儿童的个人信息--这可能违反了《儿童在线隐私保护法》,但也看到全美各地的学校、图书馆和社区越来越多地采用其各种监控设备。结合亚马逊开发的带有严重偏见的面部监控技术及其与2000多个城市的警察和消防部门的合作,该组织认为,滥用的可能性超过了任何人都应该接受的门槛。

“根据《联邦贸易委员会法》第5条,特别是关于不公平和欺骗性做法的条款,这种类型的监控是非法的,” Public CItizen的科技巨头问责倡导者Jane Chung在接受采访时说。“根据联邦贸易委员会的规定,为了使一种做法成为不公平和欺骗性做法,必须有三件事是真实的。第一:它必须造成实质性的伤害。第二:这种伤害不能避免。第三点:伤害不能被利益所抵消。”

Chung指出,生物识别监控是FTC有权制止的不公平和欺骗性做法的一个痛苦的明确例子。面部监控技术有很大的偏见,已经导致了过度治安和错误的逮捕。生物识别监控不仅在未经旁人同意的情况下进行,而且考虑到它是如何迅速地导致更多的监控、更多的警务和更多的滥用,并没有反作用的好处。

“需要制定规则,以阻止广泛的系统监控、歧视、松懈的安全、对个人的跟踪和数据的共享。虽然亚马逊的智能家居生态系统、面部监控技术和电子学习设备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案例,但这些规则必须超越这一个科技公司,包括任何收集、使用、销售或分享个人数据的实体。”

周三,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主席Lina Khan在众议院消费者保护和商业小组委员会上发言,对16项法案以及它们如何影响联邦贸易委员会执行公平商业惯例的能力发表评论。Khan的证词涉及到由垄断平台“加剧”的欺诈行为,其商业模式允许并反常地激励了这种做法,这一点很有意义,因为它与联盟自己对由垄断行为增压的企业监控滥用的警告相呼应。

Khan说:“重大的市场整合剥夺了消费者、工人和独立企业的选择权,进一步使占主导地位的公司能够从事不公平的做法,正如近年来滥用隐私的浪潮所表明的那样,市场主导地位往往允许公司违背承诺,逃避法律,并一再违反委员会的命令。”

目前,联邦贸易委员会已经对滥用数据的行为采取了行动。应用程序开发商Everalbum最近被勒令删除其保存的停用账户的客户数据,以及利用这些数据开发的面部监视模型和算法。此外,该公司必须获得消费者的 "明确同意",才能在他们的照片和视频上使用面部识别技术。

“这是一种激活和吸引传统反垄断空间之外的更广泛的组织群体的手段,”种族和经济行动中心的政治主任Vasudha Desikan在采访中说。“很多组织者一直称亚马逊在其平台上销售白人民族主义和仇视伊斯兰教的产品。对于那些一直在与警察争论Ring 合同的活动家来说,让他们参与进来是深有帮助的,因为是他们来到了现场,推动了公众的叙述。我们必须让企业权力成为投票箱上的问题。”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