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29日 6.8°C-9.0°C
澳元 : 人民币=4.86
基隆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1961年中国经济困难,为何还拒绝苏联百万吨粮食?翻译错了一个字

2021-09-03 来源: 网易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新中国的成立过程是不易的,同样在建成之后也需要探索一个适合当时中国国情的道路,而我国幅员辽阔且经历过了多年战争,所以国际上很少有其他国家的发展道路可以借鉴。

而在1959—1961年,国家还没有探索到完全适合的经济发展道路,因此那期间也出现了三年的经济困难。

尤其在第三年即1961年,国家出现了严重的粮食短缺,而这原因除了是当年的粮食收入不足外,也由于前两年对粮食的过高估计而出口了过多的粮食。

1961年中国经济困难,为何还拒绝苏联百万吨粮食?翻译错了一个字 - 1

粮食对一个国家起着稳定民心的作用,因此在1961年国家选择进口了一批粮食,尽可能满足国内粮食的需求,那么在1961年中国粮食短缺的情况下,中国为何婉拒苏联借百万吨粮食?因为翻译错了一个字。

原为友国,后关系破裂

众所周知,二战后苏联和中国的关系很好,这也影响了世界格局。同样作为社会主义制度国家的苏联,在我国建立不久后,曾大力帮助我国建立一些现代化工业,完善我国的工业发展,因此我国初步的工业体系才更快的建成。另外,苏联还派遣了一批科学家到中国,为中国研发核武器提供支持。

原本有着同样社会制度的两个国家,保持着友好的外交关系是非常正常的,但在1959年,中苏关系,却慢慢地降到了冰点。

1961年中国经济困难,为何还拒绝苏联百万吨粮食?翻译错了一个字 - 2

而导致中苏关系的破裂的主要原因,便是苏联想要侵害我国的利益,苏联在尽力帮助我国进行发展时,有着自己的私心。

苏联虽然想要中国一步步发展壮大,但并不想要中国超过自己国家,而且多方面对中国的帮助,也想要让中国对苏联产生依赖性,进而使中国成为苏联的附属国。

对此,刚成立不久的新中国,也有着清醒的认知,中国一旦顺应苏联的心意,成为苏联的附属国,那新中国便与未建国时,受其他国家制约和影响的旧中国没有什么大的不同,此后的新中国,也不会成长为全体百姓所期望的独立幸福的国家。

1961年中国经济困难,为何还拒绝苏联百万吨粮食?翻译错了一个字 - 3

所以,中国曾坚决地拒绝苏联,最初苏联还曾使用武力逼迫我国,在那种情况下,虽然我国当时势力不抵苏联,但仍然毫不留情地与苏联翻脸。中国的这一做法,在现今看来仍然是一个完全正确的选择。

经济困难,竟主动帮助

中苏关系变恶之后,在1959年—1961年这三年时间内,中国其他地方又遭受了大面积的自然灾害,这让原本就不丰收的粮食更是欠缺,那时一亩地产出的水稻仅有几百斤,完全不够一个三口之家的家庭半年的粮食供给。

因为当时国家并没有出台相应的限制生育的政策,而且普通的百姓家庭,也想要更多的劳动力,所以国内家庭中人数少则四人,三口之家都是比较罕见的,因此许多百姓家中粮食都不够生活。

1961年中国经济困难,为何还拒绝苏联百万吨粮食?翻译错了一个字 - 4

如果人民基本的温饱都不能够有效地解决,则更不能够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所以自然灾害无疑加剧了中国经济困难的严重程度。

而中苏关系变差之后,苏联在国际上也少了一个支持他的国家,而苏联当时和美国正冷战,美国的实力不可小觑,世界上的资本主义国家又众多,综合考虑,苏联决定再次拉拢中国。

对于苏联的主动拉拢中国并没有明显地表示拒绝。因为此前中国和苏联关系变恶,是因为他想要让中国成为自己国的附属国,侵害我国的利益,所以之后苏联抱着尊重我国的态度再次想要和我国关系交好时,我国也选择接受。

1961年中国经济困难,为何还拒绝苏联百万吨粮食?翻译错了一个字 - 5

1961年,苏联运回了在1959年曾从中国撤回国的一些工业设备,在科技和经济方面也与中国有了更多的合作。当年赫鲁晓夫知道中国有粮食短缺的问题,为了进一步缓解中苏两国的关系曾主动写信给主席,表示愿意借给中国50吨蔗糖和100万吨粮食。

翻译有误,后婉拒粮食

100万吨粮食对于当时的中国可谓是雪中送炭,但中国却婉拒了苏联的这一好意,只接受了苏联50吨蔗糖的帮助,当时苏联并不明白自己好意出借,为何会遭到中国的拒绝,而后才得知是中国的一个翻译人员,翻译错了苏联的意思。

那位翻译人员将苏联出借翻译为贷款,而当时中国国内经济有些困难,中方领导认为此后可能没有能力一次偿还100万吨粮食和50万吨蔗糖的欠款,但也没有完全拒绝,只接受了50万吨蔗糖。

1961年中国经济困难,为何还拒绝苏联百万吨粮食?翻译错了一个字 - 6

翻译人员的翻译错误被发现,还是在我国的外贸部长去莫斯科商谈贷款蔗糖的具体事宜,才得知。之后和当时在场的翻译人员核对,才发现当时苏联确实说的是出借,不过是那位翻译人员认为的是贷款。

对于这一翻译的失误,我国总理曾亲自接见了契尔沃年科,表示对苏联主动出借中国粮食的谢意。

但那时总理并没有请求苏联再次出借粮食,而是表示中国会先用自己国的力量,向国际上其他的国家进口一批粮食,缓解国内粮食不足的情况。

1961年中国经济困难,为何还拒绝苏联百万吨粮食?翻译错了一个字 - 7

虽然当时国际上不少国家,都愿意出口给中国粮食,但其价格超过了苏联给的价格,但中国最终还是选择了向其他国进口粮食。

对于那次翻译的失误,翻译人员非常内疚并做出了检讨,但在1964年,他们再次犯了类似的错误,中苏两国就边境问题进行谈判,中方为了简要的概括自己的想法用了“作茧自缚”、“得陇望蜀”两词。

因为翻译人员翻译的不精确,苏联的翻译人员也没有清晰地了解两词的意思,导致苏联认为中国是在骂苏联,所以那次的谈判,也没有帮助中苏关系缓和。

1961年中国经济困难,为何还拒绝苏联百万吨粮食?翻译错了一个字 - 8

小结:

综上所述,1961年中国婉拒苏联借百万吨粮食,是因为翻译将苏联的出借粮食理解为贷款,而两词的差别是极大的,这也直接导致了中国拒绝苏联的主动出借。

因此,负责外交事务的翻译,必须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另外,也要多了解国内国外的发展状况,能够在翻译时准确的确定一个单词在当时的语境中,所表示的意思。负责两国之间交流的翻译,其本身的责任也是重大的,他们的专业程度和责任感,也会一定程度上,影响两国之间关系的走向。

1961年中国经济困难,为何还拒绝苏联百万吨粮食?翻译错了一个字 - 9

当然,翻译工作这类语言类工作稍有用词不当,便会成为另一种意思,因此可能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失误,但翻译人员应该将这些失误降到最小的程度。

而1959年至1961年,那三年的经济困难,无疑是中国发展史上让人难以忘记的时期之一,正是在这段时期内验证了什么道路,不适合中国,才为此后探索正确的道路基定了基础。

除此之外,当时自然条件的不利,也是导致三年经济困难的重要原因,而自然条件和自然灾害,也是我们人为所不能够改变的。就如今年河南以及其他地方的特大暴雨,这些都是我们无法预料到的,国家能做的便是尽所能挽救损失,将损失降到最低。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