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5月29日 14.7°C-19.0°C
澳元 : 人民币=4.82
基隆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带血迹的母爱:这三种母亲培养的孩子,一辈子都在治愈自己的童年

2021-09-27 来源: 腾讯网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好的老师,的确,父母作为孩子的抚养人,负担着孩子从出生开始到成人的主要责任,对于大对数而言,母亲就是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人。

通常来讲,母亲在孩子的童年以及青少年时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孩子相处的时间最长。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不断地陪伴着孩子。

带血迹的母爱:这三种母亲培养的孩子,一辈子都在治愈自己的童年 - 1

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弗罗伊德曾经提出过:“一个家庭之中,母亲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如果母亲产生了焦虑的情绪,那么全家人都会随之产生焦虑的情绪。”

的确,无论我们研究多少家庭都会得到这样的结论:母亲对于孩子的抚养方式,会影响着孩子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有与之相关的研究结果显示,如果孩子与母亲形成安全性依赖,那么在他们长大之后,就能够很好地使用人际关系,有着更好的安全感和信任他人的能力。

母亲在孩子的成长阶段,扮演着“重要他人”这一角色。在这个时候,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和安全感大多数都来自母亲,如果一个孩子能够拥有一个尊重自己,爱护自己的母亲,那么,这个孩子就能够拥有一个完整且美好的童年,并且,在成年之后能够形成良好的性格特征,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等等。

带血迹的母爱:这三种母亲培养的孩子,一辈子都在治愈自己的童年 - 2

就像弗罗伊德在精神分析流派的理论中所提到的经典观点:“幸运的人能够用童年治愈一生,而不幸的人只能用一生来治愈童年。”

国际知名的心理专家苏珊·福沃德指出,那些“劣质”的父母对于孩子的危害会伴随孩子的一生,并且会给孩子造成一生的心理问题,甚至会在某一段时间内使孩子产生心理疾病。

因为,在那些不负责任的父母眼中,孩子就是自己的“出气筒”,自己在外面受的气,回到家之后都会发在孩子的身上。在情绪低落的时候,更是看着孩子怎么都不顺眼,会轻易地对孩子大发雷霆,并且,这种不良的情绪会长时间地折磨着孩子。

在现实生活中,有以下三种妈妈的类型,被心理学家称之为是“毒妈妈”。

第一、控制欲极强的妈妈

这类母亲就是特别喜欢控制自己的孩子,想要事无巨细地控制自己孩子的一切,几点吃饭、吃什么、几点睡觉、几点学习等等,都要按照她们的安排来做。

带血迹的母爱:这三种母亲培养的孩子,一辈子都在治愈自己的童年 - 3

在她们的心目中,孩子是自己的附属品,孩子的一切价值都是被自己赋予的,并且孩子也是自己生的,所以,孩子必须要对自己言听计从,这类母亲的控制欲是极强的。

这类母亲最擅长的就是道德绑架,她们会以亲情来威胁子女。若是孩子不听从自己的话。那么她们甚至会选择一哭二闹三上吊,认为孩子背叛了自己。与此同时,她们还要操控了子女的学业、工作、结婚等等人生大事。

操控性的母亲通常不理解人人都是独立的个体这个道理,她们阻止孩子拥有独立的生活。

第二、有语言虐待的妈妈

在孩子的童年时期,母亲就是孩子生命之中最重要的那个人,因此,母亲给予孩子的评价就是孩子认识自己的一个重要方式。如果在这个阶段,母亲能够给予孩子正确的关爱和积极的评价,多多地鼓励孩子,那么这个孩子就会拥有更良好的自信心以及更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带血迹的母爱:这三种母亲培养的孩子,一辈子都在治愈自己的童年 - 4

而在这个阶段母亲只会辱骂自己的孩子,那么孩子的心理压力就会越来越大。这会导致孩子形成自卑型人格,在长大之后成为一个自我价值感低、自尊感低、内心敏感且脆弱的人。

第三、有身体虐待的妈妈

“棍棒之下出孝子”这是旧时中国的一个不成文的传统,人们认为孩子只有打才能听话。但从现代来看,这种办法是非常错误的。孩子在小时候犯的错误,有时他们并不了解自己做错了什么,很多大人会在孩子犯错的时候大打出手,但是不告诉孩子,他们做错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做是错的等等。

带血迹的母爱:这三种母亲培养的孩子,一辈子都在治愈自己的童年 - 5

这就导致了孩子并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只是白白地挨了父母的打,这会使孩在内心之中埋怨父母,在长大一点之后就会开始疏远父母。这个时候,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形象是一种不可信任的形象。

最好的教育方式绝对不是武力上的打压,只有让孩子明白自己做错了什么,为什么是错的,让孩子在心中知道做这件事情的后果,才能够让孩子健康地成长起来。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前后黑白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Firestone, T. (2018). Daring to Love: Move Beyond Fear of Intimacy, Embrace Vulnerability, and Create Lasting Connection. New Harbinger Publications.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