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24日 9.0°C-10.6°C
澳元 : 人民币=4.82
基隆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诸吕之乱:名义上是平叛,实则是人性的不安全感引发的政变

2021-10-01 来源: 网易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诸吕之乱:名义上是平叛,实则是人性的不安全感引发的政变 - 1

汉朝初期的“诸吕之乱”,名义上是吕氏叛乱,刘氏宗亲和汉朝开国老臣联手平定叛乱,实际上却是人性的不安全感所引发一场精心谋划的政变。

诸吕之乱:名义上是平叛,实则是人性的不安全感引发的政变 - 2

大家都知道,汉朝建立以后,中央朝廷实行的是三公九卿制,地方上实行的是郡县制和分封制并存。这样一来就产生了三个主要的权力主体:皇帝—地方诸侯王—开国功臣集团。

皇帝为了稳坐江山,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就必须要不断加强自己的皇权,确保皇权的至高无上。

汉朝刚建立之时,刘邦虽然封了韩信彭越等开国功臣为异姓王以及刘姓子弟为同姓王,但是后期为了确保刘姓的江山稳固,先后灭了韩信彭越这些异姓王,并与群臣定下了“非刘氏不称王”的白马之盟。

诸吕之乱:名义上是平叛,实则是人性的不安全感引发的政变 - 3

功臣集团便主要是三公以及相关群体了。汉朝初期,丞相的权力很大,皇帝的政策需要和丞相商议准许通过后才能实行。丞相的任免必须是皇帝和在京六百石以上的官员共同议定,但是丞相却有任免百官的权力。而太尉是掌管军队的,御史大夫是负责监察官员的。所以三公是中央朝廷非常重要的三个职位,地位非常高。

诸吕之乱:名义上是平叛,实则是人性的不安全感引发的政变 - 4

汉朝初期,在刘邦一系列的政治举措之下,三个权力主体表面上形成了政治稳定,大家都没什么意见。但是吕雉临朝称制以后却打破了这一政治平衡。

诸吕之乱:名义上是平叛,实则是人性的不安全感引发的政变 - 5

她首先在老臣陈平和周勃的默许之下,封了吕产为梁王,吕禄为赵王,吕通为燕王,以及自己的女婿张偃为鲁王。打破了“非刘氏不封王”的约定。

诸吕之乱:名义上是平叛,实则是人性的不安全感引发的政变 - 6

并且大肆封赏吕氏家族的人为候,王侯都有自己的封地。同时大肆迫害刘姓皇子。这样一来就触动了刘氏诸王的利益,引起了他们对自己的不满。

诸吕之乱:名义上是平叛,实则是人性的不安全感引发的政变 - 7

在吕雉临死前,又任命吕产为丞相,将南军和北军交给了吕禄产和吕禄掌控。南军负责皇宫的军事保卫,北军负责长安城的保卫。这样一来就触动了大汉开国功臣集团的利益。

首先是老臣王陵被迫辞去丞相职务,丞相陈平也没什么实际权力,主管军事的太尉周勃手里却没有兵权。从而加剧了汉朝功臣集团与吕氏一族的矛盾。

所以综合来看,“诸吕之乱”根源其实是吕雉太过贪婪,自上而下无休无止地掠夺政治资源。

自己临朝称制行使皇帝权力。

吕产上位为丞相,南北二军也由他们掌控,朝廷各部门也都是吕氏族人,打压了功臣集团的政治空间。

地方上吕氏的王候也是遍布天下,刘氏宗亲各诸侯王争夺地方资源,压缩了他们的政治空间。

如此一来触动了刘氏宗亲和以陈平周勃为代表的功臣集团的根本利益,打破了汉朝初期来之不易的政治平衡,为后面的“诸吕之乱”埋下了祸根。

诸吕之乱:名义上是平叛,实则是人性的不安全感引发的政变 - 8

首先咱们看史书当中对于这一事件的记载中可以看到这样的字眼:“诸吕欲为乱”“吕产欲为乱”,说白了“诸吕之乱”前,吕家并没有明确地叛乱行为,没有说我要消灭谁,占据什么地方,只不过是出于吕雉统治的需要,争夺政治资源而已。相反,主动出击的一方反倒是功臣集团和刘氏宗亲。

诸吕之乱:名义上是平叛,实则是人性的不安全感引发的政变 - 9

前面说到吕雉死后,长安的军队在吕家手里,吕产还是丞相。而此时的皇帝年幼,而且是吕雉一手扶植起来的傀儡皇帝。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这些老臣就会担心了:

你吕家会不会对我们这帮老臣下手呢?

会不会杀了皇帝取而代之呢?

又或者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呢?

同样有这样的顾虑的还有刘氏宗亲,因为死在吕雉手里的刘氏的皇子和王侯不在少数啊!

与此同时,吕氏集团内部同样也担心吕雉不在了,这帮老臣和刘氏宗亲会不会对自己下手呢?毕竟现在我吕家的势力太大了,已经对刘氏的江山产生威胁了。所以他们也在考虑未来到底该怎么办。

当时陈平和周勃让郦寄去游说吕禄,让他交出兵权,离开长安,回到自己的封地。面对郦寄的游说,吕禄并没有直接拒绝,而是单独和吕氏的老人一块儿商议到底是交还是不交。结果是一半反对,一半支持。从这就可以看出,当时吕氏集团并没有明确地想要反叛的想法的。

诸吕之乱:名义上是平叛,实则是人性的不安全感引发的政变 - 10

在这种局面下,人性不安全感就会产生所谓的猜疑链。怎么讲呢?

比如说,我想相安无事,保持现状,但是我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不知道你会不会动手,万一你动手了怎么办?那么就只好我先动手了。

另一种情况,我想相安无事,我知道你也想相安无事,但是你并不知道我是怎么想的,那么你就有可能对我动手,这种情况下我还是只能先动手了!

如此循环往复,敌我双方陷入了无尽的猜疑链当中。那么结束猜疑链最好的方式就是其中一方先动手,另一方迎战。

正是基于这种逻辑,所以在这场政治较量中,以陈平和周勃为首的功臣集团率先开始动手了。

首先是让郦寄去游说吕禄,骗取了吕禄北军的兵权,掌控了长安的军队。

其次就是和刘章里应外合,在皇宫内杀了吕产。

这两人一死大局已定,就开始了对吕氏集团的大清洗,凡是与吕氏相关的全都被诛杀殆尽,吕氏集团在朝内朝外的势力被全部清除。

吕氏集团解决以后,陈平周勃这些老臣觉得现在的皇帝是吕雉一手扶持的,而且还不一定是惠帝刘盈的骨血,不能让他继续当皇帝了。

诸吕之乱:名义上是平叛,实则是人性的不安全感引发的政变 - 11

所以就在诸多刘氏子弟中,权衡了各方利弊以后,看中了当时的代王刘恒。之所以选择他,是因为他的母亲簿姬出生卑微,没有什么家族势力,没有外戚的支持,能够避免再出现吕氏掌权的情况出现。于是刘恒登基为帝,也就是文景之治的开创者,汉文帝。

诸吕之乱:名义上是平叛,实则是人性的不安全感引发的政变 - 12

1、任何关系要想长久地维持下去,就必然会存在一个平衡点。谁要是越界打破了这种平衡,那么最终的结果就是关系破裂,必然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2、做人不能太贪心,要懂得知足。吕雉在给吕家的子弟封王封侯过后还不知足,在自己临死前,还染指相权和军队,最终招致了功臣集团的强烈反抗。

3、君子无罪,怀璧其罪。当你处在那个位置,有那个能力过后。你会不会反,想不想反,其实都不重要了,你有造反的实力就是原罪。

4、人都是自私的,利益为先,没有触动利益之前,都能够相安无事,但是当自己的根本利益被触动以后,必然会有所行动。这就是为什么前期吕雉封王,周勃和陈平并没有反对。而后面吕雉让吕产为相,夺去了军队的控制权以后,周勃和陈平开始反击的原因。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