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28日 15.3°C-16.5°C
澳元 : 人民币=4.82
基隆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唐玄宗:一生分作两回人,半世英明半世昏

2021-10-24 来源: 网易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神龙元年,武则天的儿子李显回到长安,二次入主皇宫。本以为这样朝廷就会归于平静,但没有想到这只是一个开始。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拜武则天所赐,某些女人也动起了女主天下的心思,中宗李显的老婆韦后就是一个。

为了早日实现登基御极的目的,韦后等不及老公李显自然死亡,就热情积极的帮忙他,以下毒的方式。

中宗死后,韦后又想杀李旦,毕竟李旦也当过皇帝,朝中威望也很高,空出的皇位李旦是强有力的潜在竞争者。

唐玄宗:一生分作两回人,半世英明半世昏 - 1

刀已经架到了脖子上,听闻风声的李旦之子李隆基和另一个野心勃勃的女人,李旦妹妹太平公主结成了暂时的攻守同盟,准备先下手为强。

以性命相搏之际,李隆基平时的人缘派上了用场,他振臂一呼,朝廷百僚,禁军将领纷纷拉着七大姑八大姨来拜码头,宣誓效忠,表明与韦后势不两立。

之后果断诛杀韦后集团,拥立其父李旦继位,并以此功获得了皇储的身份。随后,他又剪除太平公主一党,巩固了自己的地位。

在血淋淋的宫廷政变中,李隆基凭借他的杀伐果决成为了笑到终点的人,最终从父亲手里得到了皇位。

甫登大位,唐玄宗便将整个身心投入到建设国家的大业当中。

他重用姚崇,用姚崇的才干与理念构建起天下大治的基础框架。为此,他将日常事务都交由姚崇办理,并帮其树立权威。

姚崇起初有些缩手缩脚,对一些政务不敢拍板,前来请示玄宗。玄宗登殿接见,却一言不发,姚崇不知何意,只得悻悻而退。

随后,玄宗对高力士说:“朕正要让姚相总览全局,如此小事何必一一问朕,岂不闻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当高力士将玄宗的话带给姚崇后,姚崇立即放开手脚,为大唐盛世不遗余力地贡献才智。

唐玄宗:一生分作两回人,半世英明半世昏 - 2

玄宗努力扭转官场上的弊政,他下诏废除了员外、检校、试、斜封等各种非正规途径选拔上来的官员,保证了公务员队伍的相对纯洁,同时裁汰冗员,减少了政府开支。

他精简机构,勒令年老混日子的官员提前退休,提高政府运转效率,成效显著。

在他的努力下,官场风气为之一变,政令也更加畅通无阻。

玄宗还十分重视地方官的选拔和任用。他认为,地方官的形象与政绩,直接影响到百姓对朝廷的态度;而中央的惠民措施能否落到实处,也全靠地方官具体实施。

因此,他即位不久,就一一召见京畿地区各县令,告诫他们务必体恤百姓,不得恣意妄为,否则国法从事。

开元四年(716年),他借新任命县令陛见谢恩之机,突然考问他们治民之法。结果除一人及格外,其余四五十人都被遣回家乡重新学习,连负责选拔工作的吏部侍郎卢从愿、李朝隐也引咎辞职。

在唐玄宗心中,其最崇拜的帝王莫过于唐太宗李世民。因此,打造一个比肩乃至超越太宗“贞观之治”的治世,也是唐玄宗一直在兹念兹的一件事。

为此,他大力效法太宗,虚心纳谏。

他接受太子舍人贾曾的批评,远离声色;

听从宋璟的建议,不以私心授人官职;

批准汝州刺史韦凑的上疏,不再违反礼法抬高生母窦德妃陵寝的规格。

连大和尚一行劝其降低公主们出嫁的礼仪排场,他也完全照准。

纳谏不仅使玄宗保持了清醒的头脑,更使得朝野上下风气大振。史籍对此评价道:

“贞观之风,一朝复振。”

唐玄宗:一生分作两回人,半世英明半世昏 - 3

太宗“为政之要,唯在得人”的主张,被玄宗奉为圭臬。

开元前二十几年中,名臣贤相不断涌现,姚崇、宋璟、张说、杜暹、张九龄、源乾曜、萧嵩、裴光庭等纷纷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登上政治中心,以自己的才干来为大唐盛世添砖加瓦。

一个接一个的栋梁之材,在玄宗的指挥下,不断地为大唐政坛注入新的活力,也缔造出了永垂史册的

“开元盛世”。

相比于太宗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无疑更具有大治的性质。唐玄宗成功地超越了他的偶像唐太宗,跻身于中国历史伟大君主的行列。

然而,如果时间就此停止,或者玄宗就此身死,那么他的身后评价就不会有那么多争议。但历史不容假设,一系列因素的交织作用,终将这位帝王拉下神坛,使他成为了“虎头蛇尾”“有始无终”的代名词。

二十年如一日的宵衣旰食、呕心沥血,不管你是多么精力旺盛也是吃不消的。更何况当盛世来临后,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更让玄宗对没完没了的国事感到厌烦。

他累了,这种腰酸背痛腿抽筋的疲惫,加上国泰民安、万邦来朝带来的自我满足,使这位明君开始向往起“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的生活,以便彻底地放松身心,好好犒劳一下自己的辛勤付出。

唐玄宗:一生分作两回人,半世英明半世昏 - 4

皇帝放假了,但政务还得有人来管,玄宗将其交给了宰相。时任宰相有两位,对于他们大家都很熟悉——

张九龄和李林甫。

张九龄是个直臣,看见不对的地方就要谏,皇帝不听更要谏。时间一长,

张九龄被玄宗毫不犹豫地踢开,朝堂上成了李林甫的天下。

张九龄走后,李林甫开始为所欲为。他担心武将立功后会跻身相位从而威胁到自己的权势,建议玄宗以缺乏文化素养的游牧民族将领出任边帅。糊涂的玄宗答应了,于是拥兵自重如安禄山等人迅速崛起,成为了唐王朝的心腹大患。

李林甫时期,虽然唐朝政治每况愈下,但整个帝国还依然被盛世的光环所笼罩。看不到危机的玄宗更加认为自己的做法没有错,于是仍旧每日沉醉在他的温柔乡中。

唐玄宗:一生分作两回人,半世英明半世昏 - 5

李林甫之后,执政的便是国舅爷

杨国忠

。这位靠着裙带关系上台的宰相不学无术,一朝得势遂毫不掩饰地胡作非为。

他贪得无厌,府库中财宝堆积如山。不论是谁,不给他送礼,就无法办成任何事。

要说光是贪财好货也就罢了,可这位胸无点墨的大爷偏偏还想建立一番功业。恰好此时唐朝与南诏关系紧张,杨国忠觉得机会来了,便两度征发大军进攻南诏。

但应了那句话,有多大脸现多大眼,南诏联合吐蕃,将唐军打得落花流水。两次南征,唐军几乎都是全军覆没。大量富有作战经验的精锐部队的损失,使得唐朝在应对后来的安史危机时,少了重要的依靠力量。

终于,安禄山瞅准时机,扯起了反旗。

天宝十五载(756年)六月九日,唐玄宗李隆基生命中黑暗的一天。

哥舒翰20万大军战败,潼关失守的消息传来,安史叛军的铁蹄离大唐都城长安又近了一步。

宰相杨国忠把锅甩给唐玄宗,说这十年来,不断有人跟陛下报告安禄山要造反,您就是不信,走到今天这个地步,可不是我的错。

他连后路都给玄宗想好了,说,咱们尽快逃离长安,去蜀地避避风头吧。

这要是年轻时的李隆基,可能就亲临前线和安史叛军搏命去了,可年逾古稀的他,早已没有了当年的劲头。人年纪越大,往往越惜命。

唐玄宗听杨国忠的话,悄悄转移到长安城北边的禁苑,命龙武大将军陈玄礼备好900匹战马待命。

唐玄宗:一生分作两回人,半世英明半世昏 - 6

几天后,东方泛白,晨雾飘渺,玄宗带着杨贵妃、太子李亨以及其他妃嫔、皇子、公主,还有宰相杨国忠、宦官高力士等人从禁苑的西门逃出了长安城。

城里的达官贵人和老百姓到了早上才发现自己被皇帝抛弃,顿时乱作一团。

曾经缔造开元盛世的唐玄宗,就此翻开了人生的最后一页。

仓皇逃往蜀地的唐玄宗一路走、一路丢,先是丢了他最爱的女人,又丢了皇位。到了成都,只剩下一顶毫无意义的太上皇的桂冠。如果不是他的儿子肃宗领导平叛,收复长安,恐怕唐玄宗就要作为亡国之君遗臭万年了。

后来,玄宗重返长安,但此时的皇宫,已不是他的皇宫,天下也不是他的天下,儿子唐肃宗逼迫玄宗退位,取而代之。

玄宗则被软禁到太极宫,彻底与外面的世界失去联系,多年来陪伴在身边的旧臣,也被肃宗尽数清退。

太极宫中,只有肃宗安排的百余名宫女负责洒扫,几十名老弱残兵负责护卫。

一向仗义执言的

颜真卿

代表百官上表,问候玄宗的起居情况,立马被撤去刑部侍郎的职务,贬为蓬州长史。

晚年孤独的玄宗,没有权力,没有爱情,没有尊严,甚至,没有自由,只剩下虚弱不堪的身体,如风前残烛,桑榆暮景。

唐玄宗:一生分作两回人,半世英明半世昏 - 7

端午节到了,唐肃宗与子孙相聚,大明宫中其乐融融,唯独缺了年老的玄宗。此时的肃宗身体欠佳,已许久未去太极宫看望父亲。

肃宗怀抱年幼的小公主,怕人笑他只好与儿女嬉闹,对奉诏进宫的名士说:“朕深爱此女,卿不要见怪。”

那人接过肃宗的话,说:“太上皇想见陛下,就像陛下怜爱公主一样啊。”

肃宗听了,若有所思,半晌说不出一句话来。

宝应元年(762年)四月五日(5月3日),在被软禁在太极宫一年零十个月后,78岁的唐玄宗含恨去世。

在临终前的一段时间里,他沉迷于道教的辟谷,不食五谷,坚持绝食。

这位盛唐天子,自从六年前离开长安后一蹶不振,更是在失去权力后仿佛失去了生命的色彩,在孤寂中走向人生的终局。

唐玄宗:一生分作两回人,半世英明半世昏 - 8

就在唐玄宗去世13天后,唐肃宗也一病不起,不久便撒手人寰。唐玄宗的孙子唐代宗遵照祖父遗愿,将他安葬于泰陵。

第二年,安史之乱平定,但鼎盛的大唐,却已恍如隔世,一去不复返。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