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29日 10.0°C-11.2°C
澳元 : 人民币=4.86
基隆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1946年,那个给毛泽东送“人民救星”金匾的人,究竟什么身份

2021-11-22 来源: 网易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1946年,杨步浩带领乡亲们给毛主席送了一个金匾,上面写了四个大字“人民救星”,毛主席亲切地握了握他的手,在场的人一眼看出他们的关系不一般。建国后,

毛主席、朱德委员长和周总理还亲自带领他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国庆庆典并会见外宾。

杨步浩去

1946年,那个给毛泽东送“人民救星”金匾的人,究竟什么身份 - 1

事后,遗体被埋葬在毛主席延安旧居的后山。很多人说,杨步浩这是和老朋友“团聚”去了。

杨步浩,究竟是什么身份?他为何如此特殊?为何毛主席如此看重他

杨步浩,是一个普普通通地地道道的农民,被毛主席和朱德委员长亲切地称呼为“兄弟”。

杨步浩出身贫苦,从小靠着给地主干活为生。1929年,24岁的杨步浩逃荒到了延安碾庄乡,乡亲们看他可怜,让他在村里落户,他还是给地主打短工讨生活。他以为自己可能一辈子就是如此贫苦了,熬了六年终于等来了中央红军。

红军长征离开中央苏区后,毛泽东同志和聂荣臻同志一直在思考他们的落脚点,毛主席有天天看最新报纸的习惯,聂荣臻经常送报纸给他。有一天,聂荣臻在《晋阳日报》上发现了陕北红军的下落,赶紧把报纸拿给毛主席。毛泽东同志看完很激动,

“陕北有根据地”!

毛主席决定让中央红军落户延安,1935年10月19号,中共中央红军扎根延安,延安成了革命同志心里的圣地。自从毛泽东同志来到延安,胜利的曙光仿佛近在眼前。中央红军来了,解放了延安,打土豪,分田地,一穷二白无立锥之地的杨步浩分到了土地和窑洞,杨步浩握着红军战士的手连声道谢。

杨步浩和延安的其他农民一样感觉好日子来了,他们充满干劲,辛勤劳动,对驻扎在延安的红军嘘寒问暖,红军都很好说话,还跟他们一起干活,一点距离也没有。

1946年,那个给毛泽东送“人民救星”金匾的人,究竟什么身份 - 2

要知道,一开始,杨步浩和乡亲们是很害怕军人的,红军一直被反动派污蔑为“赤匪”,普通老百姓对红军一无所知,住在村头的大爷大娘最先发现红军的踪迹,看到他们扛着枪,以为他们和国民党的军人一样是来抢粮食抢钱的,很害怕,还准备收拾行李逃离。

刚出门口遇到十几个红军,红军问他们一些事情,态度和气,还问可不可以借宿一个晚上,大爷看为首的那个军人面相和善,有礼貌,就让他们住家里了,还给他们做了晚饭。

这一批红军很感激大爷大娘,第二天起来后帮他们干农活收拾屋子然后留下一个保暖瓶作为感谢,

大爷大娘很久之后才知道,送他们保暖瓶的首长是毛泽东同志。

毛泽东同志在南昌起义建立共产党武装之后对战士们再三要求不准拿老百姓一个红薯,不允许占农民一丁点便宜。有三大纪律,要求严格。来到延安之后,红军对老百姓不仅秋毫无犯还帮他们干活。每个红军都有农耕任务,包括毛泽东同志。

杨步浩看到红军们一起农耕,很不习惯,但时间长了也没什么感觉了,经常和红军唠家常。自从有了自己的土地后,杨步浩勤劳耕作有了一些积累,娶了媳妇儿,生活比起以前好太多。

相比较而言,红军过的日子更艰苦。

周恩来、邓颖超同志是睡在土炕上,林伯渠的近视眼镜有一只腿断了没钱买就用一条丝线系在耳朵上,朱德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去田地里干农活,毛泽东的衣服打了很多补丁,贺子珍生产时只有卫生员,坐月子吃的的小米粥。

1946年,那个给毛泽东送“人民救星”金匾的人,究竟什么身份 - 3

和红军来往时间长了,杨步浩很敬佩这支军队,在1936年入了党,虽然是党员,但是组织给他的任务只是继续耕作。一年后,日本侵略者全面侵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然而,过了两年,国民党政权又开始围剿八路军和新四军,发动“皖南事变”,共产党被双面夹击,腹背受敌,封锁陕甘宁根据地的一切经济活动,想要让共产党的部队因为缺钱买不起补给养活军队从而不攻自破,想用经济封锁手段让共产党部队“自我消亡”。这个手段是狠毒但相当管用。

局势恶劣是客观事实,毛泽东同志提出要建设发展陕甘宁经济,制定了很多创造性有用的条例,落实到农业生产的是发动全部军人和老百姓展开大生产运动。

杨步浩响应党的号召,加大生产,天没亮就出门干活,天黑了才回家。被评为劳动英雄,延安军民还给他颁发了奖状。作为劳动英雄,他应邀去慰问八路军359旅,和战士们拍了合照。从前线回去后,杨步浩才得知毛主席朱德总司令都是有劳作任务的。

杨步浩回到家和媳妇商量要替毛泽东同志和朱德同志代耕,毛泽东同志问他为什么要帮忙,杨步浩说

“吃水不忘挖井人”

,他感激红军让他过上幸福生活。听了他的话,毛主席和朱德非常感激他,给杨步浩的家人送了一点饼干和腊肉。除了过年,毛主席和朱德同志几乎吃不到肉,把伙房的存货给了他。

1946年,那个给毛泽东送“人民救星”金匾的人,究竟什么身份 - 4

杨步浩对毛泽东同志说,他需要农具和四头驴,然后带着这些就去耕作了。等到了夏天,他给帮毛主席代缴了一石粮食。杨步浩赶着三头驮着粮食的驴去见毛主席,毛主席亲切地握住他的手,表示感激。毛主席问他收成如何。

杨步浩对毛泽东说,今年收成很好,农民们很开心,毛主席还问他大家有什么需求,对留守延安的共产党员有什么要求,有没有哪些人贪污腐化。

毛泽东同志一直对党员的作风要求严格,而且经常问老百姓的意见。杨步浩如实说了情况。毛泽东同志连连感激他,对他说看到什么不好的现象都可以抽空跟他讲,他会整顿纪律。杨步浩离开时,毛泽东送了他一些糖果饼干挂面大米一类的食物。

杨步浩从毛主席那里离开又去了朱德同志那里,朱德总司令看到杨步浩,高兴地把两手放在他的肩膀上,跟他说

“老伙计,你来啦!”

还给杨步浩倒了一杯热水,问杨步浩最近怎么样,代耕累不累。

朴实的杨步浩坚持劳作,他看到过战士们的生活多苦,过年有联欢会,杨步浩和乡亲们一起去看戏,毛泽东同志看到乡亲们都坐在最后面,直接让同志们站起来,把前两排位置空出来给杨步浩他们。

延安的春节排练的节目多和劳动生产有关系,比如歌剧《兄妹开荒》和跳秧歌舞,毛泽东同志多次讲过,

“文艺要为工农兵服务”,

别总是演一些才子佳人类的不接地气的节目。

1946年,那个给毛泽东送“人民救星”金匾的人,究竟什么身份 - 5

1943年,共产党提出一定要爱护人民,自查自纠生活作风和工作纪律有没有侵犯老百姓的合法权益,老百姓有不满可以上门诉说,毛主席多次找杨步浩谈过话,让他告诉乡亲们不要担心,违反纪律的党员一定会处理。这次整肃活动,查处了一百多起作风腐败的案件,全部处理了。老百姓看到毛泽东等党员同志奉公廉洁,越发敬佩他们。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不仅要带头领导大生产运动还要指挥八路军新四军抗击日本侵略者。生活条件很差,劳心劳力,还经常和前线作战的军人交谈。为了节省煤炭,到了晚上不烧土炕,经常半夜冻醒,有几次脚冻僵了,泡了好久的热水才暖和起来。1945年8月15号,前线传来最新电报,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投降。

毛主席对着电报看了整整三遍,自言自语“日本终于投降了,好啊,抗战八年总算胜利了!”

杨步浩以为打跑了日本人,应该可以天下太平,然而,蒋介石一方不肯罢手。1945年8月28号,蒋介石邀请毛主席去重庆谈判,听到这个消息,杨步浩和乡亲们很担心,他们认为这是一个“鸿门宴”,私下里找过毛主席表示对蒋介石那一方不信任。可是不去,又能如何?历史前进的脚步到了这里,不是个人可以叫停的。

杨步浩从毛主席离开延安开始悬着一颗心,耕作完总是跑去问战士们,毛主席什么时候才能回来。一个多月后,杨步浩听说毛主席回来了,赶紧骑着毛驴带着鸡鸭和鸡蛋去看望毛主席。

看到毛主席毫发无损,气色不错,杨步浩放心了。毛主席和杨步浩聊家常,突然对他说,第二年应该是荒年,最好提前准备。杨步浩这时担任村干部,把这个消息传达到每一户人家。

1946年,那个给毛泽东送“人民救星”金匾的人,究竟什么身份 - 6

这一年,杨步浩过四十岁生日,毛泽东和朱德同志一算,他们来延安恰好十年了,感慨半天,让同志给杨步浩送生日礼物给他贺寿,送了现金还有贺词,毛主席在一条红色绸子上面写了五个字“与人民同寿”。转眼到了1946年春节,杨步浩和村里的乡亲们商量要送给毛主席一个特殊的礼物。

正月十五那一天,杨步浩和另一个同志抬着一块牌匾,在毛主席看秧歌队表演时突然出现。舞台上有四个劳动榜样正在表演“丰衣足食”这个舞蹈节目,节目表演完,杨步浩上台讲话,对大家说

“去年,毛主席嘱咐我备荒,幸亏我说与乡亲们听了,要不然今年咱们粮食可就收不成了。”

台下的毛主席穿着一身破旧的棉衣,戴着围巾和一顶帽子,坐在后面,不仔细看,都辨认不出来。

“毛主席就是咱们人民的大救星,没有毛主席和共产党战士们,我们哪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毛主席说要让人民当家做主,要让工农武装相结合,以后咱们的好日子还在后面!”杨步浩越说越激动,还让歌唱队上台献唱一首歌曲《十绣金匾》,很多人都跟着一起唱:

1946年,那个给毛泽东送“人民救星”金匾的人,究竟什么身份 - 7

“正月里闹元宵,金匾绣开了,金匾绣咱毛主席,领导的主意高;一绣毛主席,人民的好福气,你一心爱我们,我们拥护你!

二月里刮春风,金匾绣得红,金匾上绣的是,边区陕甘宁;二绣陕甘宁,世事多太平,军和民大团结,大家一条心。

三月里是清明,金匾绣三层,金匾上绣的是,模范八路军,三绣八路军,抗战下决心,对民众多恩情,爱国爱人民。”

毛主席在欢呼声中上台接受乡亲们送的金匾,上面写着四个字“人民救星”。这个牌匾是找当时一个有名的书法家毕光斗写的,长五尺,宽三尺五,找了当地最好的工匠做的。工匠听说是送给毛主席的,不愿意收钱,杨步浩不依,把钱塞给好心的工匠,他说,“毛主席知道了会不高兴的,他从不占我们一毛钱便宜。”

毛主席上台发表讲话,对乡亲们表示感谢,说了一个坏消息:

“乡亲们,蒋介石很可能会发动战争,你们要做好准备,把粮食找一个他们找不到的地方藏起来。”

杨步浩第二天就对毛主席说,他建议老百姓挖地窖把粮食放进去,不容易被敌军发现。过了几个月,胡宗南带领国民党军队杀向延安,开了很多飞机过来,在延安上空进行大轰炸,完全不考虑这里有很多手无寸铁无辜的老百姓的死活,毛主席准备转移,他认为离开这里,才能还延安人民一个太平。

他说,延安肯定要保的,共产党在这里住了十几年,培养了大批干部,革命事业壮大,和老百姓相处和睦,延安不能不保。但延安只有两万多兵力,胡宗南的部队是二十三万人,武器装备全部由美帝国主义提供,飞机坦克大炮应有尽有,如果他们不撤走,延安是保不住的,延安老百姓有灾难。

1946年,那个给毛泽东送“人民救星”金匾的人,究竟什么身份 - 8

毛主席走之前特意找了杨步浩,希望他跟着一起转移,

“你是劳动英雄,有点名气,敌人来了不会放过你的,你考虑是随我们一起转移还是参加地方游击队呢?”

杨步浩态度坚定地回答毛主席:

“我不愿意拖累战士们,我决定参加地方游击队,保卫边区。”

他们就此分别,天各一方。杨步浩没有一天不担心毛主席和解放军战士们的安危,他在游击队履行自己的职责,兑现他对毛主席的承诺,保护延安。

1949年,解放战争胜利,新中国成立,杨步浩和延安的老百姓跑到街上庆祝“人民当家做主的日子终于来了”!三年后,杨步浩再次见到了毛主席和朱德总司令。

杨步浩被延安组织推荐为代表去北京参加国营的农场,杨步浩去了北京写了一封信给毛主席,交给站岗的解放军,毛主席看到了这封信,得知老朋友来了,立刻让人接杨步浩到中南海。

毛主席看到杨步浩把他拉到沙发上一起坐,招呼他喝茶,问他身体怎么样,杨步浩当然说身体硬朗。还问胡宗南的军队去延安有没有找到他埋的粮食,杨步浩说:

“好好的,乡亲们都藏起来了,他们一个也没找到!”

毛主席又问杨步浩延安现在的发展情况和人民生活水平如何。杨步浩直接掏出一封信给毛主席看,上面写了好多延安建设的资料。毛主席打开之后和杨步浩一起看,一边看一边问具体什么意思。

看完资料,毛主席昭和杨步浩一起吃饭叙旧,不断问乡亲们现在怎么样,问胡宗南有没有迫害老百姓,问现在老百姓的要求是什么,有没有什么想法。杨步浩离开北京那天,毛主席特意送了他一身新衣服,还拍了合照。嘱咐杨步浩平时多写信,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他会及时回信。

1946年,那个给毛泽东送“人民救星”金匾的人,究竟什么身份 - 9

两年后,杨步浩的胳膊摔骨折了,在和毛主席通信时说了这件事,毛主席放在了心里,给陕西省委写信,让他们帮忙安排杨步浩的工作。然后杨步浩被调去了县政府的种子公司。杨步浩非常敬业,和乡亲们推荐品种优良的种子,促进农业大丰收。

困难时期,朱德同志给杨步浩送了一些生活用品,毛主席托人给杨步浩送去一些布料、白糖和酒。其实那个阶段,毛主席自己是带头节衣缩食的,带头不吃肉,但依然没有忘记杨步浩这个老朋友。

杨步浩收到毛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的礼物,流下了感动的泪水,他没有想过,他们两个人一个是国家主席一个是总司令,但从来没有忘记他这个普普通通的农民朋友。

毛主席不会忘记老百姓对共产党的帮助,时刻关心人民,他曾经说过,

和农民兄弟推心置腹交谈后,他明白了大家的喜怒哀乐与需求,搞清楚了各项政策执行的具体效果,知道他们反对什么拥护什么,这是坐在办公室里永远不会知道的宝贵知识。

“我们只有先虚心得当好他们的学生,才能当好他们的先生。”

在1961年,毛主席写信邀请杨步浩参加国庆庆典。毛主席朱德总司令和周总理迎接杨步浩上天安门城楼,杨步浩热泪盈眶。典礼结束后,毛主席还带杨步浩会见外宾,杨步浩没有见过这个场面,老实巴交跟在毛主席身边。朱德总司令还邀请他去家里做客,杨步浩在北京住了好几天才回到延安。

临走前,毛主席招待杨步浩,对他说,“感谢延安人民,延安人民为新中国做了巨大贡献......”

杨步浩不知道,这是他最后一次见到毛主席。1975年,毛主席病重,杨步浩急切地去北京探望,可他到了北京,医生对外声明,毛主席的身体状况很不好,不宜见客。毛主席听说杨步浩来了,很感动,拜托其他人照顾杨步浩。

1946年,那个给毛泽东送“人民救星”金匾的人,究竟什么身份 - 10

杨步浩从北京回去后一年,毛主席病逝的消息传遍全世界。杨步浩和很多人一样,心痛到不能自已,痛哭流涕。他拿着一张照片,上面是他和毛主席,坐火车赶到北京,作为延安老区人民代表参加毛主席的追悼会,看到毛主席遗体的瞬间,哭得直不起腰来。他的老朋友,离开了这个世界。

毛主席去世一年后,杨步浩住宅旁边的延河遭遇特大洪水,他不幸遇难,这一天,是朱德总司令去世一周年。

有人说,杨步洁是去见他的两个老朋友去了,他们亲爱的农民兄弟找他们团聚去了。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