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17日 6.0°C-9.7°C
澳元 : 人民币=4.8
基隆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这位皇帝年轻时励精图治,晚年却饿死宫中

2021-12-05 来源: 趣历史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古代有一位皇帝他在位期间也励精图治,可是最后却饿死在宫中,这又是为什么呢?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我国古代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不分,在东晋时期,因为皇帝任命大族把守重要地区,这直接导致了地方割据局面的形成。东晋大将刘裕废除东晋皇帝自立为帝,由此古代中国开始有统一走向分裂,这个时期被后世称之为南北朝,在这个时期,国内存在诸多政权,南方与北方相对立,南北朝历代以南朝为正统。这个时期由于政权诸多,所以各政权间常发生战争,战争导致百姓生活困苦,民不聊生。

就是在这个时期,佛教开始由印度传入我国,在这样天下大乱的时候,百姓都需要精神抚慰,佛教因此迅速传播开来,不仅仅百姓开始信仰佛教,南北朝的帝王也推崇,所以有了唐代诗人杜牧的那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位最后被饿死皇帝也十分信仰佛教。

这位皇帝就是南朝的开朝皇帝萧衍。他曾经是南朝齐国的雍州刺史,齐国后期皇帝纷纷杀害自己兄弟、叔侄,不仅如此,到齐东昏侯时,他大肆杀戮大臣,这些做法让齐国国力走向衰落,国内一片大乱。然而乱世总是会出现英雄的,萧衍就是那个英雄,他趁乱起兵夺取帝位,建立了梁朝。

在萧衍夺取帝位之后,前期他也拥有雄心壮志,想要让国家的情况有时候好转,所以他励精图治,他勤俭节约,爱护子民,因为目睹齐国后期随意杀戮亲属和大臣的情况,所以他对待宗室极其宽容,他还提倡南朝重视读书学习,所以南朝的教育水平比较好,南朝的文化发展也达到一个顶峰,这些使得南朝初期的社会有较好的发展。

这位皇帝年轻时励精图治,晚年却饿死宫中 - 1

但是他并没有保持下去,因为那时佛教兴盛,萧衍也是佛教的重度爱好者,所以在他实施各种举措安顿好社稷之后,便将全身心投入到佛教修行之中。在他在位期间,修建了众多的佛寺,社会形成了全民信佛的局面。恰恰也是因为他大规模修建佛寺,所以花销巨大。他还曾三次出家为僧,因为喜爱佛教,所以大肆减免出家僧人的赋税,使国家财政遭受重大损失。那么这样一位信奉佛教的皇帝怎么会饿死在宫中呢?

梁武帝早年无子,曾将他的侄子过继为嗣子做太子,但是后来他有了儿子,所以又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将他的侄子萧正德改封为西丰侯。这样的萧正德心里难受了,所以在梁武帝萧衍潜心投入在佛教时,萧正德开始秘密谋划政变,想要夺取皇位,他和一位大将侯景共同组织这场叛乱,侯景答应他事成后让他做皇帝,这次政变被后世称“侯景之乱”。

后来,叛军攻进了都城,将宫城围住,还将湖水引进宫城内,想要淹死梁武帝,梁武帝被困在宫中出不去,萧正德还下令不许人接近他,最开始还派人给梁武帝送些吃食,后来不再给他送了,萧衍潜心诵经念佛,进行斋戒,最后没有食物供给,竟被活活饿死了,下场真是凄惨。

这就是堂堂一代皇帝萧衍为何会被活活饿死的背后故事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