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27日 7.4°C-10.1°C
澳元 : 人民币=4.83
基隆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切忌!这类肿瘤患者千万不能免疫治疗!—抗癌管家

2022-03-04 来源: 网易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长久以来,我们总是下意识地认为癌症“老龄化”,但在近几年受环境、压力等因素的影响下,癌症逐渐趋于年轻化,并且其中女性群体的癌症发病率正在“飞速”上涨。

根据2020年全球影响因子的最高学术期刊CA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1],在2007-2016年这10年里,年轻人(15-39岁)的癌症发病率在不断上升,其中在20-29岁年龄层的女性癌症发病率比男性高约30%,在30-39岁年龄层的女性癌症发病率则比男性高出近一倍!

但好在随着医疗的发展,已有越来越多的新型治疗方法得以问世,抗癌管家-康爱管家,我们一起抗癌,治愈癌症不是梦。其中“免疫疗法”以其疗效的持久性、更广谱的抗癌效果、甚至可能实现患者的临床治愈等特性,成为当下癌症治疗里最热门的治疗手段之一。

然而,免疫治疗并非是毫无副作用的“抗癌神药”,而年轻女性的癌症患者又是一个对生育需求很大的群体,当患者的生育需求遇上免疫治疗这个“香饽饽”,新的问题便也随之而来:

接受了免疫治疗还可以生小孩吗?

孕期确诊癌症可以进行免疫治疗吗?

免疫治疗期间可以对孩子进行母乳喂养吗?

针对此类问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毒性管理指南2021》以及《NCCN免疫治疗相关毒性的管理指南2021.4版》中明确给出了答案:孕妇不能使用免疫治疗,并且对于有备孕计划的患者而言,在免疫治疗期间及之后至少5个月必须有效避孕!

妊娠免疫治疗危害大,鱼和熊掌不兼得

众所周知,免疫系统是我们身体抵抗疾病的重要防线。之所以有人会得癌症,正是因为他体内狡猾的癌细胞披上了正常细胞才有的PD-L1的外衣,让身穿PD-1的T细胞误以为对方是“友军”,于是乎,这只披着羊皮的狼便侥幸逃脱了免疫系统这道重要的防线,开始在人体内大肆繁衍侵害。

而我们常说的免疫疗法正是通过输注PD-1抑制剂来给T细胞戴上一个可以一眼识别PD-L1外衣下究竟是正常细胞还是癌细胞的“外挂”,从而恢复我们免疫系统对癌细胞的识别和杀伤能力。

然而,由于妊娠母体对胎儿是天然免疫耐受的,胎盘表达的PD-L1同样处于PD-1抑制剂的打击范围内,所以孕期患者如果在此时贸然使用PD-1抑制剂进行治疗,很可能会打破免疫耐受,导致流产、死胎和新生儿死亡风险增加。

并且在我们目前常见的大多数免疫药物说明书中均有明确地指出:孕妇服用本品会对胎儿造成损害。比如在度伐利尤单抗(I药,英飞凡)的药品说明书中就明确表明,抗癌管家-康爱管家,我们一起抗癌,治愈癌症不是梦。研究者在食蟹猴生殖毒性试验中发现给予度伐利尤单抗会导致早产、流产、死胎和新生幼仔死亡率增加,并且药物可通过胎盘转运至胎仔体内,基于作用机制,当胎仔暴露度伐利尤单抗,则很可能导致免疫介导的疾病风险或正常免疫反应发生改变的风险增加。

因此推测药品对人体胎儿具有潜在风险,并且建议哺乳期妇女在本品治疗期间和末次给药至少3个月内停止哺乳,具有生育能力的女性患者在本品治疗期间和本品末次给药后至少3个月内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

切忌!这类肿瘤患者千万不能免疫治疗!—抗癌管家 - 1

( 来源:度伐利尤单抗药品说明书)

与此同时结合《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毒性管理指南2021》和《NCCN免疫治疗相关毒性的管理指南2021.4版》给出的建议,我们可以明确得出:

1、妊娠期患者不能使用免疫治疗

2、育龄患者在免疫治疗期间以及最后一次给药后至少5个月内必须使用有效的避孕措施

3、对于尚未完成生育计划准备开始接受免疫治疗的患者,应考虑生育能力保护并转诊至生殖内分泌科

4、哺乳期妇女在免疫治疗期间以及最后一次给药后至少5个月内禁止母乳喂养

手术化疗与靶向,治疗保胎两不误

那么当免疫治疗显示“此路不通”时,孕妇患者们就只能这样向癌症这个大恶魔妥协,放弃她们可爱的小天使了吗?其实不是的,在某些合理的情况以及治疗手段下,孕妇依旧可以做到治疗保胎两不误。

01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对大多数癌症孕期患者而言都是可行的选择,其中肿瘤类型和胎龄是妊娠期癌症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在医生综合评估患者的自身情况后,可选择在妊娠期安全进行,部分情况下也可推迟至产后进行[2]。

02

药物化疗

化疗对于大多数癌症孕期患者而言同样是个相对安全的选择,2017年《The Lancet Oncology》刊登的一篇孕期癌症研究报告显示[3],孕妇接受化疗仅对新生儿有轻微体重降低的影响,而在出生缺陷上则与未接受化疗的孕妇所产婴儿没有明显差异。但仍有些研究表明使用化疗药物与婴儿早产存在着联系,所以在药物化疗期间,必须谨遵医嘱,切忌盲目试药。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2],癌症孕期患者必须避免在妊娠前三个月进行全身化疗,最好应于妊娠14周开始,不宜超过35周。对于已产下婴儿的女性患者而言,化疗期间应避免母乳喂养,如不需要继续进行靶向治疗,则在化疗结束至少3周后方可进行母乳喂养。

03

靶向治疗

对于驱动基因阳性的孕期患者而言,靶向治疗可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在进行靶向治疗时必须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抉择,因为根据癌症类型的不同,靶向治疗对新生儿的影响也不同。

比如:对于存在EGFR、ALK驱动基因突变的晚期肺癌孕期患者来说靶向治疗整体是安全的[4];而对于妊娠期乳腺癌患者而言,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临床实践指南中则明令禁止在怀孕期间使用曲妥珠单抗,防止出现羊水过少的风险增加[5]。但与化疗相似的是,在靶向治疗期间同样应避免母乳喂养。

除此之外,由于肿瘤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对女性的生育能力带来一定的副作用影响,抗癌管家-康爱管家,我们一起抗癌,治愈癌症不是梦。所以对于尚未完成生育计划的女性恶性肿瘤患者而言,也可根据年龄、婚姻情况、肿瘤治疗方法以及延迟治疗的可能性来选择适合自己的生育保护策略,如:胚胎/卵母细胞冻存、卵巢组织冻存移植、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和卵巢移位术。

切忌!这类肿瘤患者千万不能免疫治疗!—抗癌管家 - 2

图为:女性恶性肿瘤患者生育保护策略

来源:《肿瘤预防与治疗》

END

确实,孕期确诊癌症对于患者、家属以及医生来说都是一项极具挑战的任务,但每个小生命都值得我们去期待与爱护,虽然途中会面临许多未知的风险,但在医生与患者的共同努力下,依然有很多患者在治疗期间生下了健康的宝宝。

所以呀,相信只要我们谨遵医嘱、配合治疗,所有的难题终有迎刃而解的那天。

本文转自肺癌康复圈(由“抗癌管家网站-康爱管家”转载分享)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