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4月30日 10.0°C-12.8°C
澳元 : 人民币=4.73
基隆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渔民误捕3条中华鲟放生,30多年放流700万尾,中华鲟为何还濒危?

2022-05-02 来源: 搜狐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4月28日,浙江余姚市泗门镇一渔民在捕鱼过程中,意外捕捞3条中华鲟。

要知道的是,该渔民捕鱼多年,虽然往年捕鱼也会捕到中华鲟,但像这样一次意外捕捞到3条中华鲟还是头一回碰到,实在是太意外了!

当然了,中华鲟是我国保护动物,虽然意外捕捞,但该渔民捕捞到之后,只是让同伴拍视频,然后自己轻轻地把中华鲟又一条条放归大海。

渔民表示,它们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不管是哪个渔民,捕捞到之后都会马上放掉,不会丝毫犹豫。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该渔民第一次误捕到中华鲟了,据其介绍,今年就误捕到20条中华鲟。

就在3月底,江苏连云港一名渔民也在灌河里误捕了一条6、7斤重的中华鲟,后经查阅资料发现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于是立即联系灌南县渔业部门,按照相关部门的要求,将其放生。

灌河和长江水系相连,据当地老人介绍,在过去这条河里也有过中华鲟,但是已经很多年没有看到过这种鱼了。中华鲟再次出现在灌河,这也说明原来罕见的中华鲟,现如今已经在慢慢回归了。

中华鲟的回归,离不开人们持续地增流放生。

在今年长江三峡中华鲟放流活动中,就将23万尾子二代中华鲟放归长江。

类似的增殖放流活动每年都在上演,比如:

2019年,长江三峡中华鲟放流活动中,700尾中华鲟放归长江;

2020年湖北宜昌第62次中华鲟增殖放流活动中,10000尾中华鲟放归长江;

2021年,长江三峡中华鲟增殖放流活动中,1000尾中华鲟放流长江。

据不完全统计,30多年来全国累计增殖放流700万尾中华鲟。持续地增殖放流,能够让中华鲟摆脱灭绝危机,实现鱼多为患吗?

中华鲟

想要知道中华鲟的现状和未来,就不得不先了解一下它们的生活习性。

中华鲟属于江海洄游型鱼类,每年6月左右,性成熟的中华鲟们会准确地找到长江入海口,沿着长江逆流而上,到达长江上游金沙江(宜宾—屏山)产卵,在整个产卵期中华鲟都会不再觅食,纯粹依靠自身储存的能量为生,所以如果中华鲟没有储存足够多的脂肪,很难撑过整个繁殖期。

中华鲟鱼卵呈黑色,粘性非常强,隐蔽在砂石、缝隙之中,此时它们的天敌有很多,一些食卵鱼,滤食性鱼类,杂食性鱼类都会对它们造成威胁。

鱼苗生长到15厘米左右时,就会随着父母沿着长江顺流而下,进入大海育肥。中华鲟性成熟时间在9-14岁,在这段时间,它们就一直生活在大海。

中华鲟是肉食性动物,它们在海洋中主要以鱼类为食,甲壳类次之,软体动物较少。在海洋储存足够多的能量,以及性腺发育成熟后,中华鲟就会重复父母曾经走过的路,找到长江入海口,然后逆流而上,回到自己的出生地产卵育雏。

中华鲟种群的减少,和葛洲坝的修建有关,葛洲坝阻拦了它们洄游到金沙江的路线。但是好在,中华鲟在葛洲坝下方也建立了产卵地。

只是,因为水库的滞温效应,污染,轮船等因素,该产卵地也已经连续5年没有观测到中华鲟产卵,这对于中华鲟的保护而言非常不利。

增殖放流会让中华鲟摆脱灭绝危机吗?

在30多年前,我国就已经在研究人工增殖放流方案,补充野外中华鲟种群,多年来累计放生700多万尾。

只是在刚开始时,我国对中华鲟的繁育技术还处于探索状态,技术不成熟,无法将鱼苗养大,只能让其刚出生不久就放流到长江。

这种放流方式基本上没有什么用处,因为此时的中华鲟个体极其小,放流之后很容易被其他鱼类捕食,很难存活长大。

另外,过去长江并未禁渔,增殖放流往往是上游放,下游捞,增殖放流效果并不明显。

后来,随着繁育中华鲟技术的进步,我们已经实现了全人工养殖繁育,能够培养出子二代,子2.5代中华鲟,目前参与繁殖的主体都是子二代、子2.5代个体。

子二代就是说它的父母都是人工养殖长大的个体,这意味着人工繁殖中华鲟不再依赖野外捕捞。

能够繁殖子二代中华鲟,说明我们能够将中华鲟从鱼卵养到性成熟,因此现如今增殖放流的中华鲟个体都比较大,它们已经度过了死亡期最高的时候,放流效果最好。

虽然多年来累计放流了700多万尾中华鲟,但有效放流只有137.21万尾,而且它们要在大海中生活9-14年才会返回长江产卵,所以我们现如今放流的中华鲟要过10年左右才能产卵,目前还看不到它们回来产卵。

人工增殖放流只是补充野外种群的一个手段而已,目前中华鲟面临的主要难题是:产卵场消失。如果增殖放流的中华鲟无法产卵,那么中华鲟仍旧面临灭绝危机。

所以这些年来,保护中华鲟的科研团队每年都会寻找它们的野外产卵地,以及在已知的产卵地寻找产卵的痕迹,但可惜的是多年来没有找到野外产卵的证据,因此尽管每年增殖放流的中华鲟虽多,但中华鲟仍旧是濒危生物。

目前我们已经意识到了保护中华鲟产卵地的重要性,已经在尽可能地为它们产卵提供便利。

而且,长江已经实行10年禁渔,没有了渔网的阻拦,中华鲟的洄游之路变得更顺畅,如果能够解决产卵地的问题,中华鲟定能够比现在生活得更好。

只是,未来中华鲟鱼满为患的可能性并不会太大,因为它们的种群除了受产卵地制约外,还受到食物,天敌,水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