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18日 2.0°C-8.0°C
澳元 : 人民币=4.8
基隆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新锐珠宝品牌如何利用高科技手段来起步?

2022-06-02 来源: 搜狐时尚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新锐珠宝品牌如何利用高科技手段来起步?

参与:冷芸时尚4群群友

时间:2022年5月14日

庄主:Daisy-上海-珠宝品牌创始人

▼本文章的语音版可在喜马拉雅APP上,“冷芸时尚博士”中的“时尚商业问题深度讨论”中找到。以下的冷芸时尚圈讨论是就行业问题的讨论及总结。这些分享属于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们并不代表冷芸个人观点)。希望通过此种方式能让更多行业人士受益!

现在的创业新品牌,既要有互联网公司理科生思维,看得懂数据,搞得清ROI,但又要有创意与设计品位。

|一|

如何抓住“微笑曲线”的两侧?

1.如何打破东西方刻板印象

庄主:

今天主要谈的是高客单价的珠宝品牌。掌握珠宝话语权的一直是海外品牌,这点大家都感受得到吗?

芸友Vincent 郑:

时尚的话语权一直都在西方发达国家。

庄主:

所以论到哪些品牌具有中国美学特色,你们会想到谁?

芸友Vincent 郑:

OOAK、YIN。

芸友海莉:

之前萃华的故宫系列我觉着也不错,不过价位高,不大众。

芸友Yoyorke:

传闻“世界珠宝看深圳,深圳珠宝看水贝”。很多品牌都是从代加工做起的,先借助大品牌高要求的代工指导,后一步步走向自主设计、研发销售这么一条路。

芸友Vincent 郑:

时尚媒体也很少关注中国本土珠宝,都是报道国外品牌为主。

芸友海莉:

我觉着很多珠宝顶尖品牌,比如周大福他们的策略更多还是关注国内市场,他们的电商真的很厉害。但涉及到国内品牌出海,就没听到有什么尝试。

庄主:

是的,国内品牌太重渠道却反而轻设计。反观我们国内品牌很少有像星巴克、苹果、LULULEMON这样的势能品牌。铺一点渠道就有利润了,还是看每个品牌自己不同的定位。

芸友海莉:

中国美学可能本来也小众,除非是融入国外设计元素。我认识一个做独立设计的设计师,她的理念就是用中国传统的香云纱,然后设计方面其实还是很西方,但你还是会觉得好看,产品溢价也高。

芸友艺航:

关于话语权,有没有什么针对国际珠宝的评论机构或者比赛,可以有助于中国品牌突出重围呢?

庄主:

有挺多的。现在也有很多设计师品牌走的就是这个路径。他们在海外接受教育,然后多在国际时装周露脸。

其实中国历史文化沉淀很多。我目前在做尝试,用中国文化去赋予品牌价值。

2.设计和工艺的价值与材质的博弈

庄主:

材质的价值与品牌理念及设计的价值没法比。我之前出去做用户市场调查,客户看到个设计很赞,问我什么材质的,我说碳,她们就表示要是金或银就好了。中国的高净值人群还是很着迷于材质本身的。她们买珠宝主要还是为了保值、炫耀、安全感。在这里引用下大师萨尔瓦多·达利曾说的话:“我做珠宝的出发点——抗议那些强调材料价值的平庸设计。在珠宝中,设计和工艺的价值远高于材质。”

芸友Vincent 郑:

你说的这代消费者是改革开放后第一代富裕人群,他们从小生活贫困。所以会特别在乎物质层面。

庄主:

是的,要慢慢来。

3.如何实现品牌溢价?

芸友Yoyorke:

中国目前能拿出手的、营销很牛的品牌确实寥寥无几。不会营销不会讲故事,这也是导致品牌溢价不高的原因。不过话说回来,我们“世界工厂”的名头还是很响亮的,我们的工厂覆盖了所有品类。

珠宝和其他品类一样,选择的是大基数市场,薄利多销也一样赚得盆满钵满。这些牌子知名度也不一定低,只是溢价不高而已。其实,溢价高的品牌也不见得命运很好吧?卡尔拉格斐够知名吧?溢价也够高,面向的是高净值阶层,最终还不是卖给了七匹狼?

所以庄主,作为从事珠宝行业这么久的人,请问你们品牌加价倍率是多少?国外珠宝品牌加价倍率又是多少?以及国内珠宝品牌呢?运营成本占比大概多少?净利率能达到多少?如果能分享下这些数据,对于业内人士也是一种参考。

庄主:

这个定倍率也是分case,不同品牌不一样,并不因为国内国外而不同。不过据我所知,一些高溢价品牌的产品成本会占到5%-10%,国内走量的珠宝品牌产品成本大概至少50%。所以国内的毛利和净利水平是明显不如国际品牌的。

|二|

新锐品牌的从0-1

1. 疫情的当下,高溢价品牌选择“出海”还是“墙内开花”?

庄主:

之前我有估算过,用同样的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 –最简化可实行产品。意思是指用最小成本先把产品最重要的功能或者特点实现出来)预算,在国外和国内做产品得到的结果却差很多。

国内的社交平台太垂直和细分,市场噪音太多。投入很多也可能溅不起一点水花,并且国内KOL的价格也高。而且国内消费者买高客单价的产品观望期长,品牌冷启动期太久。如果出海绕了一圈再回来,网上也有声量了,则会好很多。

芸友Yoyorke:

微信,QQ版本迭代就是MVP这样的概念。对于珠宝,可以先做出一小批样去测试市场反应。抖音做推荐也是这个原理。一套视频素材剪辑成不同的视频,用几百上千个账号去推,哪个渠道流量好了再花钱去买流量推播放量比较高的视频,再达到转化的结果。

芸友沈彬:

我记得有个营销大佬说过:“在消费投资最热的年代,是个人就能下场做品牌。只需要简单粗暴三板斧:‘5000篇小红书种草+2000篇知乎问答+搞定李佳琦、薇娅直播=新消费独角兽。’

2. 如何布局MVP(最小可行性产品),冷启动模型

庄主:

如何布局MVP(最小可行性产品),冷启动新品牌,大家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的吗?

芸友艺航:

我感觉前期的市调必不可少。

庄主:

市调就是差异化定位之前的步骤了。我目前摸索出来的MVP路径就是:差异化定位-产品卖点提炼-投放预热-数据检测-复购率。因为大家都在讲从0-1,用最少的钱测试下你的产品/品牌是不是可行。

芸友艺航:

嗯嗯,提取自己的亮点,找准自己的竞争力。疫情当下,有太多不确定因素和风险。

庄主:

如果产品找对了用户和渠道,市场会给你反馈。好多人一开始创业都是自嗨,打磨产品半天,结果投入到市场没啥动静。抗击打能力弱点儿的人,可能就放弃了。我之前也犯过这样的问题。

芸友Vincent 郑:

很多人把自信变成自嗨。

庄主:

我只能说MVP最后是要看投资回报率。MVP最主要的还是测试产品、用户与渠道,根据数据监测再做迭代更新,都稳固了再拓展渠道。

所以各位自己创业或是自己公司发布一个新产品的时候会做MVP验证吗?这一套有点互联网思维的意思。

芸友Vincent 郑:

我会多了解行业,再试样。

庄主:

那你们主要看什么数据?复购率还是声量?用户画像是精准的还是用数据跑用户细分?

芸友Vincent 郑:

我们做2B业务和2C逻辑是一样。用户画像要准确,前期要做调查。

3. 如何匹配市场?建立价值敏感型用户关系

芸友艺航:

在我的印象中,传统时代是利用纸币记录自己的客资,电话维护。现在随着数智化发展,有了ERP(进销存)后衍生了单独的CRM系统。

芸友Vincent 郑:

CRM和ERP都是差不多时期开始火的。

庄主:

我在做MVP的时候,不只是看产品反馈,还有渠道、内容、视觉,目标用户是不是精准,流程体验。

芸友艺航:

为了便于会员管理,从顾客接触到品牌那一刻起,就有很多方式引导“潜在客户”现注册会员,进入到CRM池子里。在根据顾客信息、消费行为来进行规整。

庄主:

实际方法论上,90%以上的跨境团队依赖“测素材”和“自上而下的人群筛选”。

芸友艺航:

标签投放,这个概念和我们日常接触的主动标签化是一样的吗?比如互联网大数据处理,为用户进行标签。

庄主:

我之前的经验都是整合从不同渠道转化而来的消费者动态信息,如下单金额、浏览轨迹、消费方向的兴趣点等,进行综合标签管理。但海外市场,确实需要重新搭建,因为第三方平台的数据还得花银子买。花钱铺渠道和红人,间接成本和营销费用占比太多。

|三|

科技与珠宝会有怎样的碰撞

1.科技 x 珠宝:未来的畅想

庄主:

那大家聊聊科技和珠宝会有怎样的结合?

芸友艺航:

比如3D技术和珠宝的结合,除宝石以外,作为配饰辅料的板块用3D。

芸友Yoyorke:

3D打印做的手办我倒是买了不少,几百到几千一个不等。有3D打印做珠宝吗?金属材质的能做吗?还是用化纤材料做的?

芸友Vincent 郑:

金属3D打印出现比较久了。

庄主:

现在时装周上的一些先锋珠宝设计师用3D打印配饰还有服装。

那大家觉得NFT和元宇宙算吗?智能可穿戴珠宝算吗?不是用新的技术才叫创新,有技术做创新应用才是大多数企业该走的路。

2.时间和空间如何在珠宝上体现

庄主:

我个人认为科技X珠宝可以从两个维度去看,产品本身和产品使用场景空间。产品本身的话,工艺有3D打印,还可以将脑电波等反应在珠宝上。另一个维度,产品使用场景空间,就有数字可穿戴NFT,WEB3里的元宇宙时装周,AR、VR的视觉呈现。还有AR珠宝试戴,现在TIFFANY的小程序里有这功能。

芸友Yoyorke:

很多AR软件都有运用了。比如说“必要”这款购物APP,我买了3副眼镜,能看得到戴在眼部的视觉效果。不过目前在产品的重量感、材质等信息AR眼镜就感受不到了。

庄主:

嗯,线上可以积累势能和声量,要想把体积做大,还是要回到线下。购买的途径有很多,但体验的环境只有线下才能赋予。

芸友Yoyorke:

NFT和游戏里的装备、道具一样吗?说实话,NFT对目前的我来说就是一群有钱有闲的大佬的自嗨式狂欢。他们就是要玩得和普罗大众不一样。

庄主:

数字孪生数字双生也会做,就是只有NFT没有实物。

芸友沈彬:

有些玩家不是大佬也不是艺术家,很多人都不懂,但是会先入场买下,投资。海外平台还是OPENSEA和UNXD比较盛行。但OPENSEA比较早,历史久一些。UNXD比较新,目前大多数都是奢侈品大牌入驻。

芸友Vincent 郑:

最近虚拟货币大跌。

庄主:

OPENSEA肯定是主流平台,ETH会发行,其他的币也发现一点 POLYGON、SOLONA、FLOW什么的。虽然虚拟货币有点泡沫,但我还挺看好WEB3的。

3.有哪些近期关注到比较有流量或者有影响力的新锐珠宝品牌?

芸友Yoyorke:

新锐珠宝品牌中还有哪些是庄主近期关注到的,比较有流量或者有影响力的品牌?

庄主:

产品本身的科技x珠宝品牌有:OURARING,TOTWOO。OURARING还是谷爱凌戴火的。RTFKT发布过首款NFT数字时装 “METAJACKET”,它是一件羽绒夹克,配有机械耳朵和袖口以及动力悬浮项链。RTFKT描述为它是“用户在游戏中穿着时会感到自豪的单品”,将在Decentraland以可穿戴服装项目的形式提供。

Everyrealm元宇宙公司宣布与BlueberryMeta合作举行元宇宙时装周活动,并将进行数字可穿戴 NFT 展销活动。

还有AMBUSH 的首个 NFT 项目名为“Reboot”,意在追溯品牌的过去——以其经典的“POW!”图案(也是品牌首款产品)为基础,推出闪紫色、霓虹绿、浅灰等2000+ NFT产品。

庄主总结

一、如何抓住“微笑曲线”的两侧

1.如何打破东西方刻板印象:中国文化价值体系作为抓手以及时间的积累沉淀。

2.设计和工艺的价值与材质的博弈 :国内以材质价值论为主导。

3.如何实现品牌溢价:形成核心价值,清晰的品牌定位,找准市场,出售梦想。

二、新锐品牌的从0-1

1.疫情的当下,高溢价品牌选择“出海”还是“墙内开花”?出海节约成本,更快验证MVP数据。

2.如何布局MVP(最小可行性产品),冷启动模型:差异化定位-产品卖点提炼-投放预热-数据检测-复购率/声量。

3.如何匹配市场,建立价值敏感型用户关系:需要依托数据做一个高精准度的用户画像,流量段做产品卖点寄品牌情绪建设,回归到CRM迭代更新。

三、科技与珠宝会有怎样的碰撞

1.科技 X珠宝:未来的畅想:3D视觉生成反应到产品上,用旧的技术做创新场景应用。

2.时间和空间如何在珠宝上体现:产品内部科技结合 + 外部空间(产品+场景/元宇宙)。

3.Market player:OURARING、TOTWOO,KATAWORLD,RTFKT,EVERYREALM,AMBUSH。

文字整理:张怀楷

文字编辑:陈畅

美术编辑:李宁

冷芸时尚微课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