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5月29日 19.5°C-20.4°C
澳元 : 人民币=4.82
基隆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古瓷上的麒麟纹——别具寓意的祥瑞纹饰

2022-06-19 来源: 搜狐时尚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传统纹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一,具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一直贯穿于中国历史发展的整个流程,贯穿于人们生活的始终。通过这些图案,我们不仅可以看出不同时期的工艺水平,审美倾向,也可以看出不同时期的风俗习惯。它即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巨大财富。

麒麟纹,我国传统吉祥寓意装饰。麒麟,是古代传说中的祥瑞神兽,雄者为麟,雌者为麒,统称麒麟。《礼记》以“麟、凤、龟、龙”为“四灵”,麟为“四灵之首,百兽之先”。一般作马头,鹿角,麋身,龙鳞,牛尾。麒麟纹寓意着吉祥,事业成功。

麒麟作为中华民族传统艺术宝库里的主要装饰形象,长期来受到历代人民普遍而持久的欢迎。这个瑰丽多姿、仪态万方的神灵瑞兽,不但集中了自然界各种动物美的大成,而且表现了超出自然本色的理想化的形色美,给人以吉祥的祝福和美的艺术享受。

麒麟往往在太平盛世之际,伴随着圣王或是喜庆祥瑞之时出现,在瑞气祥云缭绕中,在优雅的香音缥缈中款款而来。有的还把麒麟说成是能吐玉书的圣兽,说它能带来学问和才华;有的还给麒麟插上双翼,说它能从日月飞翔,是天上的星宿。总之,麒麟是神灵之兽,是吉祥的预兆。

中国的麒麟崇拜比龙、凤崇拜要晚,大约开始于春秋时期。作为传说中的吉祥瑞兽,麒麟虽外表狰狞,但内在仁厚,由于它性情温和、不伤害人畜、且蹄不踏青草和昆虫,所以《宋书符瑞志》里称:“麒麟者,仁兽也”。

麒麟纹的历代演变和传统龙凤纹一样源远流长。凝聚种种美好,寄托着人们的诸般愿望。饱满宽阔的前额表示聪明智慧,鹿角表示社威武,牛耳寓意名列魁首,虎眼表示威严,鹿身表示灵巧和长寿,马蹄表示快速,狮尾象征富贵,鱼鳞象征神奇,腿上火焰象征辟邪。龙凤一样,成为我国传统民族精神的象征。

如果说龙凤是帝王的象征,那么麒麟则多与将相联系在一起,如汉武帝曾建麒麟阁,表彰功臣;宋有“千夫奉儒将,百兽伏麒麟。”的诗句;清代武官的麒麟徽饰仅次于龙纹的皇族;在民间还有“麒麟送子”的流传,使家族兴旺,据说它也是从吐书生孔子演变过来的。

麒麟在历代的特征和气质

麒麟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有不同的特征和气质,它的演变基本上经历了四个主要阶段,即春秋战国时期的朦胧美,两汉时期的古拙美,南北朝时期的雄健美,明清时期的繁华美。

春秋战国时期的朦胧美

我国历史上最早出现麒麟记录的是公元前480年的《春秋左传哀公十四年》,文中记载:“春,西狞获麟”。汉许慎在《说文》中也提到麒麟,我们可朦胧地设想出麒麟的形态:鹿的身躯,马的圆蹄,牛的尾巴,头上长有一角,角的前端为肉瘤状。背部为斑斓的无彩色,渐向腹部转为黄色,它一不食草,二不食肉,而且往往伴随着圣王或是喜庆祥瑞之时出现。

古文献的记述,为麒麟蒙上了一层神奇的色彩,也给人们带来一种神秘而朦胧的美。

两汉时期的古拙美

从汉代起,麒麟与青龙、白虎、玄武(即神龟)、朱雀四灵相列后,成为五灵中代表“中央”方位和“土”行的神兽。

汉代的麒麟形象大多出现在画像石、玉雕和其他工艺品的装饰上,造型简洁而明快,动物的自然味浓,人们一眼就能看出这麒麟其实就是鹿、羊和马的变化,而且大都是则面形象,图形的线条刚柔相齐,造型稚拙,显示出一种古拙的美感。

东汉时期,随着印度佛教的传入,在佛教中处于崇高地位的“狮子”逐渐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圣兽”,其强劲威猛的造型慢慢和中国本土的麒麟相结合,使秦汉时期文质彬彬的鹿形瑞兽、仁兽——麒麟,逐渐向威猛的狮子造型靠拢,而演变成狮形的麒麟形象,并和狮子一起,走到护墓石兽的行列。

南北朝时期的雄健美

南朝建都建康(即今南京),历经宋、齐、梁、陈四朝,时间为公元296年—589年,其帝陵前的均用整块巨石雕琢而成,高达3米以上,体积感很强,形体方便而多棱角,显得厚重坚实。麒麟大多挺胸曲腰,目瞪口张,颈短而阔,长舍垂于胸际,昂首作仰天长啸状,双肩大都有羽翼,麟身纹饰极富装饰味,显得壮美而有生气。

从宋代开始,麒麟的演变已逐往龙的特征靠拢,其外观和艺术特色与龙的演变紧密相联,以至最终成了龙的家族中的一员,其躯体上开始出现鳞片,颈部飘起鬃发,鼻翼出伸出触须,肩部出现火焰披毛,马的蹄,牛的尾,尾端肥大,呈扇形状散开。

明清时期的繁华美

明代麒麟形体继承了南朝时期的瑞兽风格,显得稳健敦实,所不同的是麒麟的全身披着麟片,这可能与守卫陵墓的职责有关,但比起南朝麒麟又缺少那种威猛、神奇、宏浑的气势。

麒麟纹饰在明代的官窑和民窑瓷器上均能见到,尤以明代初期民窑青花瓷器上的形象最为丰富生动。或立或卧,或奔或坐,图案构图由繁密走向疏朗,用笔风格由工细过渡为简练,既有画工繁褥生动的大罐、大盘、也有寥寥数笔勾勒的小盘、小碟。麒麟纹旁多带有火焰纹,周围饰有简单的花草纹。

明代晚期,民窑青花瓷器仿袭明代前期纹饰,麒麟纹又大量出现,但是绘制潦草。清代吉祥观念更强盛,麒麟纹屡见不鲜,如麟吐王书纹、麒麟送子纹等,寓“望子成龙”、“早生贵子”、“福增贵子”之意。麒麟纹多在盘、瓶、罐类器物造型上运用。

明代中叶时,麒麟大多为卧姿,即前后两腿均跪在地,到明晚期至清早期,麒麟大多为坐姿,前腿不再跪而是伸直,后腿保持跪卧,进入清代康熙以后,麒麟前后腿都站起来了,虎视眈眈,十分有神。

麒麟,这个由历代艺术家创作出来的神奇艺术形象,饱含着人们的意愿、思想和情感,是理想化了的神兽,在神州大地上已款款地漫步已久,那雍容华贵的装饰,那仪态万方的气质,那璀璨炫目的光焰,给历代人民以巨大的精神力量,它与龙凤一样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也是一朵永开不败的传统艺术奇葩。

文章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用于商业用途,我们已经尽可能申请作者授权,但是能力有限或疏忽,造成漏登,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著作人的要求,修改或者删除有关内容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