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1日 9.0°C-11.7°C
澳元 : 人民币=4.83
基隆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郑州 8 岁小天使病逝捐器官,为 5 名患者带去新生和光明

2022-08-02 来源: ZAKER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8 月的第一天,8 岁的小天使时心蕊,提前过完生日后,就以这种方式与深爱她的父母和哥哥作别。在郑州人民医院器官移植中心,她捐献出了一对眼角膜、一对肾脏和一个肝脏,把光明与生的希望作为最珍贵的礼物赠予 5 名患者。

在郑州市红十字会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和郑州人民医院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的见证下,她的父母签署了器官捐献登记表,同意将孩子有用的器官捐献给有需要的人。此时,离她的生日不到一个月。家人特意为她准备了蛋糕和花束,在最后的离别到来时,提前为她过 9 岁生日。

郑州 8 岁小天使病逝捐器官,为 5 名患者带去新生和光明 - 1

可爱的小心蕊

" 哪怕是植物人也不放弃 "

这位可爱的小天使名叫时心蕊,家住郑州新密市曲梁镇。时心蕊的爸妈说,孩子从小到大一直没怎么生过病。2020 年 12 月的一天,她突然出现严重呕吐症状。妈妈以为孩子是吃坏了肚子,但那天她从晚上一直吐到天亮。

第二天一早,妈妈带她去镇卫生院检查。孩子的精神状态不太好,医生建议到新密市里的医院做详细检查。没想到,核磁检查结果显示,孩子脑部出血。爸妈当即带时心蕊前往郑州的省级医院治疗,再次核磁检查发现,孩子脑部出血已达 16 毫升,需要立即手术。

" 我当时想过了,只要孩子能活着,哪怕是植物人我也不会放弃她。" 时心蕊的妈妈说。好在手术进行得很顺利。术后病理结果显示:时心蕊患上的是弥漫性中线胶质瘤,并且属于最严重的 4 级胶质瘤。医生说,该病是罕见的儿童脑瘤,平均生存期不足一年。

郑州 8 岁小天使病逝捐器官,为 5 名患者带去新生和光明 - 1

小心蕊和爸爸妈妈在一起

康复近一年后,脑胶质瘤复发

第一个疗程的放疗、化疗等治疗还没结束,时心蕊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流鼻血、便血,血小板水平极度偏低。在进行了升血小板的针对性治疗后,时心蕊停止了一切治疗。她的症状得到缓解,病情也在不断好转。" 当时孩子恢复得挺好,就跟平常的孩子没什么区别,能够正常上学,我们都坚信她能够完全康复。" 时心蕊的妈妈说,女儿从小就特别懂事,知道家里条件不好,从来不攀比。她爱唱歌、爱画画、爱做手工,愿望是成为一名美术老师。有了生病住院的经历之后,她又渴望成为一名医生。时心蕊虽然年纪小,但在接近康复的近一年时间里,她经常主动给家人做饭,给爸爸刮胡子、给妈妈洗脚,特别懂事孝顺。孩子的学习也非常好,考试不是班里第一名就是第二名,得了不少奖状,就连生病住院也坚持学习。

天有不测风云,就当全家都以为孩子能够战胜病魔的时候,今年暑假期末考试前,她开始断断续续出现呕吐症状,并且越来越严重。家人意识到情况不好,又带她到省级医院检查。核磁共振检查结果显示:时心蕊的颅内压增高,且胶质瘤复发。

时心蕊的哥哥说:" 当时如果再手术的话,风险会非常大,可能在手术台上人就不行了。最后,全家人决定给妹妹做保守治疗。"

郑州 8 岁小天使病逝捐器官,为 5 名患者带去新生和光明 - 1

主动给家人做饭

" 这样能让其他孩子得救 "

在治疗期间,时心蕊一直特别勇敢,都没哭过。妈妈说:" 因为她爱看《西游记》,我们都告诉她,她的脑袋里有妖怪,只要把妖怪打跑她就能好起来。" 但是这次胶质瘤复发后,时心蕊身体每况愈下,病情发展迅速。半个月前她已经完全无法进食,陷入昏迷。" 妈妈,我可难受。" 这是时心蕊跟妈妈说的最后一句话,每次提起,时心蕊的妈妈都泣不成声。

在时心蕊陷入昏迷的 10 多天里,她的哥哥向爸爸提出了捐献妹妹器官的想法,没料到父子二人想到了一起。

" 我们看到了许多关于器官捐献的报道,而且在我妹妹生病期间,也有很多身边的亲朋好友以及政府部门帮助我们,特别是有很多陌生人为我妹妹捐款,我们都特别感激。所以我们做了最坏的打算,如果妹妹真的坚持不下去了,就把她的器官捐献出来去帮助更多的人,也把这份爱心传递下去。" 时心蕊的哥哥说," 最重要的是也让更多人了解胶质瘤这个疾病,防患于未然。"

一开始,爸爸和哥哥担心孩子妈妈不同意器官捐献,直到时心蕊病重后才跟她沟通了捐献器官的想法,没想到妈妈也一直有这样的打算。

" 孩子生病期间,我才了解到有很多和她一样得了重病的孩子,那时候我就想,如果孩子真的不在了,就把她的器官捐献出来,这样也能让其他孩子得救,只是我的心里一直不愿意接受这个结局。" 孩子妈妈说。

3 人在达成共识后联系了郑州市红十字会,表明了捐献意愿。在进行了两轮严格的脑死亡判定程序后,时心蕊符合器官捐献标准。

郑州 8 岁小天使病逝捐器官,为 5 名患者带去新生和光明 - 1

得到奖状开心的小心蕊

妈妈 40 岁时才得到的心肝宝贝

" 这个月底就是心蕊的 9 岁生日,只可惜没等到给她过生日的那天。" 说到这里,时心蕊的妈妈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放声痛哭。时心蕊是她 40 岁时才得到的心肝宝贝,但母女缘浅,女儿要提前离她而去。时心蕊的妈妈回忆说,去年生日时,全家精心布置了一晚上,只为给孩子一个惊喜。孩子的 8 岁生日过得很快乐,她戴着一顶假发,穿着一身公主裙,对着蛋糕许下愿望。

" 我们全家人的愿望就是,在跟她告别的这一天提前给她过 9 岁生日。" 他们定制了精美的生日蛋糕,在上面插满了亮闪闪的装饰品,买了一束美丽的鲜花,和孩子作最后的告别。

当时心蕊被推出病房,送往手术间,父母和哥哥都扑了上来,万般不舍。现场的工作人员也眼含热泪,静默肃穆地护送小天使离开。在器官移植手术室,等候在此的医生们集体向时心蕊鞠躬致敬,感谢她曾来过人间,感谢她能为 5 个人打开重生之门。

郑州 8 岁小天使病逝捐器官,为 5 名患者带去新生和光明 - 1

郑州已完成人体器官捐献 1055 例

郑州人民医院器官移植中心负责人蒋欣说,时心蕊捐出了一对眼角膜、一个肝脏和两个肾脏。这些器官将通过我国人体器官分配系统,捐献给 5 个有需要的患者。" 需要器官移植的患者都登记在这个系统中。当有器官捐献的时候,系统几秒钟内就能自动运算出最匹配的患者名单。" 器官捐献手术结束后,时心蕊捐献的器官将被立即送往匹配的患者身边。

郑州市红十字会宣传部部长段静娜表示,截至目前,郑州市已完成人体器官捐献 1055 例,让 3000 多个家庭重获新生。

从 2015 年 1 月 1 日起,公民逝世后的器官捐献已成为我国器官移植供体的唯一合法来源。中国器官捐献数量和捐献率虽较之前有增长,但与全球其他国家一样仍面临供体短缺问题。据统计,我国每年等待器官移植的终末期患者有 30 多万人,而器官移植手术每年只能完成 2 万例左右,器官捐献供需之间存在巨大缺口。

" 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志愿者加入到器官捐献的队伍中来,让更多有需要的人得到救助,让更多的生命得到延续。" 段静娜表示,成为器官捐献志愿者的途径有 3 种:登录 " 器官捐献志愿者服务网 " 进行网上登记;到当地红十字会进行书面登记;通过微信公众号 " 中国人体器官捐献 " 进行登记。

(本文图片由孩子家属提供,家属同意使用)

郑州 8 岁小天使病逝捐器官,为 5 名患者带去新生和光明 - 1

郑州 8 岁小天使病逝捐器官,为 5 名患者带去新生和光明 - 1

《郑州晚报》版面截图

评论:以爱之名 让生命延续

□石大东 李韬 王航

8 月 1 日下午 5 点多,郑州人民医院文化路院区,身患胶质瘤的女孩时心蕊提前过完 9 岁生日后,静静地躺在病床上被推出来。去世前,她的家人做出了捐献器官的决定,她的一个肝脏、两个肾脏和一对眼角膜将根据中国人体器官分配系统,捐献给 5 名有需要的患者。

年仅 8 岁的时心蕊,这个爱唱歌爱画画爱看《西游记》的可爱女孩,最终没有像孙悟空那样英勇打败自己脑中的妖怪,她的生命就此永远定格。然而时心蕊及其家人用大爱和善举,将器官捐赠他人,让时心蕊的生命以另外一种形式延续。

时心蕊捐献的一对眼角膜、一个肝脏和两个肾脏能帮助 5 人—— 3 名器官衰竭患者得以重生,两名失明患者可以重见光明。一个生命的离去换来 5 个生命的延续!时心蕊一家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做出了另外一种精彩的注解,死亡并不意味着生命的彻底终结。人或许无法决定生命的长度,但可以通过器官捐献,用爱点亮生命的光辉,延长生命的广度和厚度。

对于时心蕊一家而言,捐献至亲遗体的有用器官去救治他人,做出这样的决定并不容易。

最终让他们突破情感上的不舍,坚定捐献意愿的恰恰是有关部门、亲朋好友以及陌生人在时心蕊生病期间的慷慨解囊和无私帮助。正是人世间的爱和温暖让时心蕊一家做出这个最艰难的决定。而捐献器官的大爱,把生的希望传递下去,势必也会温暖更多人。可以说,一切都源于爱,又都为了爱。

善意带动善意,爱心连着爱心,就此扩散传播下去,正是器官捐献让人尊重和敬仰的原因所在。3 年前,本报率先报道,热爱篮球的 16 岁少年叶沙去世后,捐出了全身器官。为了延续叶沙的篮球梦想,接受他器官的 5 名受助者组成了一支篮球队—— " 一个人的球队 "(该报道曾获中国新闻奖二等奖),参与公益事业。

一个多月前," 一个人的球队 " 中的成员周海不幸去世。临终前,他也选择捐献了自己的眼角膜,将这份大爱延续下去。生命无垠,大爱永恒!

没有器官捐献,就没有器官移植,也就没有那些被病魔摧残的患者后续生命的再次绽放。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有越来越多像时心蕊一样的人,选择在生命的尽头捐出器官,帮助他人延续生命、恢复健康。据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数据显示,截至 2022 年 7 月,我国已有登记志愿者 4857555 人,已实现捐献 40646 人,捐献器官 122454 个。感恩如时心蕊一样的捐赠者,也致敬那些让这个队伍不断壮大的志愿者。

不过,应该看到的是,我国器官严重短缺的问题依然存在。据报道,我国每年因终末期器官衰竭而苦苦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约有 30 万人,但每年器官移植数量仅约 2 万例。如何为那些苦苦等待的患者带来生的希望,需要更多人像时心蕊那样,自愿加入器官捐献行列,将爱与希望接续下去,传递人间大爱。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