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24日 9.0°C-10.6°C
澳元 : 人民币=4.82
基隆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每人给我1块钱!最先实现这个梦想的,居然是世界首富马斯克

2023-10-24 来源: 搜狐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这里是新一期的“不着调”栏目。本期你可以看到这些内容:谷歌公司的离谱潮流单品、让食物“活”起来的盘子、想让每个人给它一块钱的X(Twitter)以及苹果Vision Pro的新专利。

谷歌,真是盖了帽了

就在很多人还在为换什么材质的键帽纠结时,谷歌已经先人一步,划时代地开发出一种巨型键帽了。而这个键帽最适配的轴,不是青轴也不是茶轴,而是“人轴”。

长得像个键帽,实际也真的能当键盘用。|Google Japan/Youtube

这个直接戴在头上的真·键帽,是谷歌日本团队推出的潮流单品“Gboard 帽”。这个帽子看着是个键帽,用起来更是个键帽。

佩戴帽子的人通过按压帽子就可以打字。这种“用”头进行输入的方法,也被团队命名为AI输入法(Atama Input, Atama在日文中是头部的意思)。帽子在被按压时还会发出特别设计的“咔哒”声音,设计团体猜想这种声音可能会提高智商,让你越按越聪明。

使用时可以通过旋转帽子打出不同的文字。|Google Japan/Youtube

但这只有一个按键,是只能输出“hhhhhhhhhhhh”吗?团队使用了6轴惯性传感器,佩戴的人只需要通过转动头部,就可以选择不同的文字进行输出。

设计团队也(恶搞)采访了Gboard帽的用户,用户表示以前打错字总容易生气到抓耳挠腮,戴上了这个帽子,再也没办法挠头了,所以就能更冷静地安心打字了。

想要复刻这一潮流单品也不算难,团队在开源网站上发布了该项目的设计文档,包含了零件的3D打印模型与设备代码。对于只想要键帽的帽的人而言,也可以在网站上下载拼装的纸板。

你可以在开源网站上下载这个帽子的3D模型和项目代码。|mozc-devices/Github

这不是Gboard的第一个产品了。该团队早期还推出过再也不会让杯子里的水洒在键盘上的茶杯键盘、可以在爬山时当作拐杖用的高达1米65的棒状键盘等。

谷歌日本团队设计的其他输入设备(?)|Google Japan/Youtube

让食物“活”起来

如果说分子料理这种近乎表演形态的饮食体验,还无法真正拉近顾客和原料的距离,那接下来的这个盘子,将会成为食物的真正舞台。

莫纳什大学的研究团队设计了一个装有电极系统的盘子。当在盘子里放置了不同的酱料液滴时,这些液滴可以按编程好的路径进行移动,从而与食物进行一场“互动表演”。

四处移动的液滴,像是在大唱“增加你的卡路里”。|exertiongameslab.org

液滴移动的背后,是“电”的作用。团队使用了介质上的电润湿(EWOD)技术移动盘子上液滴。该技术通过改变电压破坏液滴与介质表面的力学平衡,从而让液滴向带电电极方向移动。

除了硬件技术,团队还研发了四种适配的菜谱,呈现出四种不同形式的“食物舞台”。通过食物液滴的移动与引导,食客可以参与其中,加入不同的液滴以完成最终食物的呈现。

团队设计的四种不同的食物互动形式。|floydmueller/Youtube

不仅如此,研究团队还提出了“可食用游戏”的设想:食客可以在餐盘里玩“井字旗”游戏。在食客走出一步棋后,盘子可以根据传感器数据与内置算法,移动液滴到游戏区域,从而走出它的一步棋。当然,不管你赢了还是输了,都可以随时吃掉盘子里的食物。

不过这种游戏还涉及到传感器与算法的设计,研究者计划在未来继续完善这个“盘子”。

期待有一天,这个盘子可以再装个扬声器,变成一个真正的“食物舞台”。(虽然它们努力表演的结局还是被吃掉。)

X:每人给我一块钱,那我就有……

在各家互联网都在为拉新促活煞费苦心花钱给用户优惠的当下,X,就是原来的那个Twitter,似乎想到了一个更天才的盈利方法:如果每人给我1美金,我是不是就成富翁了?

10月18日,X的官方账号宣布即将在新西兰和菲律宾测试一项新功能Not A Bot(不是一个机器人),意图减少社交平台上的垃圾邮件和“僵尸号”。这个功能的实现也很简单:未经验证的新账户需要花1美金订阅年度服务才可以发帖和互动,否则只能“看网站”。

一年1美金,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X

官方称,该项目并不以盈利为目的,且不会影响到现有用户的使用。这波操作也迎来了不少人的讽刺,大家都在担心该项目的适用范围会不会继续扩大到所有用户。还有用户提出,仅仅1美元并不能阻止广告商和诈骗人员继续在推特上注册新的机器人。

这不是X第一次为了验证用户而收费了。在马斯克收购推特后不久,他就决定删除所有已验证账户的标识,转而将此服务转变为付费的Twitter Blue。原来这一标志用来验证名人、政府机构和媒体组织,有点类似微博上的“加V”。转变后,想继续得到认证的个人用户必须每月支付8美金。

苹果:还得是靠牛顿

如果说苹果的大耳机AirPods Max有什么“致命”问题,重一定让人印象深刻。同样是戴在头上的Vision Pro,也没逃过这个问题。

虽然苹果官方目前尚未公布Vision Pro的重量细节,但在试戴者的反馈中,有不少对于长时间佩戴舒适度的担忧。

苹果自己也有点着急。最近公开的新专利中,针对设备佩戴舒适性的问题,苹果给出了一种新的“找重心”方法。

专利指出,目前头戴式显示器的重心通常位于头颈部枢轴关节的上方和前方,用户为了保持稳定必须使用颈部肌肉维持姿态,从而引起颈部疲劳。为了避免这一问题,苹果给头戴设备加了一个可移动的配重模块,从而协调重心位置。

假设设备本身的重量是CGstatic,配重重CGmoving,请求出当系统重心位于Phead-neck 处时滑块的位置(不是)|参考文献[6]

关于苹果最终会使用什么方法解决重量问题,还得等Vision Pro正式发布那天才能知晓。

不过,这个专利倒是挺适合成为一道新的力学物理考题。

微软Excel:特大喜讯、特大喜讯!

作为微软里最E的Excel,它总是满怀热情主动搭话,试图帮助所有人“改正”根本不存在的错误。

我们之前的文章也提到Excel的自动转换功能总是将一些数字和字符转换成日期、科学计数法等格式,并因此带来了很多严重的统计错误。科学家甚至为此改掉了一个基因的名字。

好消息是,这么多年过去,微软终于有新动作了!在去年宣布Windows版本提供相关选项后,近期微软宣布在Mac平台上也可以实现“禁用自动转换”功能了!你再也不用担心输入的手机号变成1.39E+10,也不用担心输入的数字被自动转换成日期了。

在一篇微软Excel团队产品经理发布的博文里,作者提到新版本Excel在Windows和Mac双平台均支持单独的自动转换禁用选项,用户可以控制以下四种自动转换的情况:

从数字文本中删除前导零并转换为数字。将数值数据截断为 15 位精度,并转换为可以以科学记数法显示的数字。将字母“E”周围的数字数据转换为以科学记数法显示的数字。将连续的字母和数字字符串转换为日期。

文章也提到,如果用户关闭自动转换选项,Excel会将这些数据作为文本进行存储,这可能会导致这些数字无法运用于Excel内的运算。

Excel的一小步,人类的一大步。

扩展阅读:

参考文献

[1] Google open-sourced a hat shaped like a giant keycap—and it actually types. https://arstechnica.com/gadgets/2023/10/google-open-sourced-a-hat-shaped-like-a-giant-keycap-and-it-actually-types/

[2] Gboard 帽バージョン. https://landing.google.co.jp/caps/

[3] Dancing delicacies: Combining food and tech for interactive dining. https://techxplore.com/news/2023-10-delicacies-combining-food-tech-interactive.html

[4] Jialin Deng et al, Dancing Delicacies: Designing Computational Food for Dynamic Dining Trajectories, Proceedings of the 2023 ACM Designing Interactive Systems Conference (2023). DOI: 10.1145/3563657.3596021

[5] APPLE PATENT SHOWS THE COMPANY IS LOOKING FOR WAYS TO REDUCE THE WEIGHT OF A VISION PRO. https://appleworld.today/apple-patent-shows-the-company-is-looking-for-ways-to-reduce-the-weight-of-a-vision-pro/

[6] Head-mounted display with changeable center of gravity. https://patents.google.com/patent/US11782480B1/en?oq=US+11782480

[7]Control data conversions in Excel for Windows and Mac. https://insider.microsoft365.com/en-us/blog/control-data-conversions-in-excel-for-windows-and-mac

作者:Owl

编辑:窗敲雨

如有需要请联系sns@guokr.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