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4日 6.8°C-9.3°C
澳元 : 人民币=4.83
基隆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细看:纳粹德国坦克歼击车“火炮运输车”启发苏联自行火炮设计

12天前 来源: 网易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本文要介绍的是收藏在库宾卡爱国者公园内的纳粹德国坦克歼击车Waffenträger für 8.8 cm PaK 43 L/71(Ardelt),这也是唯一保存至今的样车。

细看:纳粹德国坦克歼击车“火炮运输车”启发苏联自行火炮设计 - 1

88mm L/71主炮真是长。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军拥有规模最大的自行火炮部队,即使数量不是最多的,也肯定是型号最多的。纳粹德国拥有完整体系的自行火炮,从配备装甲的坦克歼击车到突击炮。大多数情况下,这些自行火炮都是在坦克底盘的基础上研制的,但也有全新设计的设计。

爱国者公园内展示了库宾卡坦克博物馆的收藏品,这里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二战德国装甲车辆收藏,大部分陈列在博物馆一号馆。今天我们要介绍的是一辆相当特殊的坦克歼击车,德语“火炮运输车(Waffenträger)”的名称听起来很抽象,但可以看出它的设计目的就是在一辆自行底盘上安装一门牵引火炮的炮身部分。

本文为俄罗斯博主尤里·帕肖洛克撰写的介绍文章,本人翻译并编辑给大家分享。

细看:纳粹德国坦克歼击车“火炮运输车”启发苏联自行火炮设计 - 2

小图是1945年苏军缴获之后进行测试时拍摄的,底盘右侧有“来自柏林”的字样,这个俄语标记保存至今。

1942年春,根据“火炮运输车”这个概念设计的第一种原型车出现,随后这类设计被命名为“蟋蟀(Grille)”。“蟋蟀”这个名称显示了出色的机动性,主要采用经过改进后的轻型、中型和重型坦克底盘。真正制造出来的就是以IV号中型坦克(Pz.Kpfw.IV)底盘为基础改装的GW III/IV专用底盘出现之后,第一种就是Heuschrecke 10自行火炮,第二种是leFH 18/40/2 auf GW III/IV。这两种自行火炮都是实验性质的,但至少它们制造出来了。

细看:纳粹德国坦克歼击车“火炮运输车”启发苏联自行火炮设计 - 3

Heuschrecke 10。

细看:纳粹德国坦克歼击车“火炮运输车”启发苏联自行火炮设计 - 4

leFH 18/40/2 auf GW III/IV。

细看:纳粹德国坦克歼击车“火炮运输车”启发苏联自行火炮设计 - 5

这两种是名副其实的“火炮运输车”,车载绞盘、吊车等设备,可以自己将火炮部分卸下或装上。

细看:纳粹德国坦克歼击车“火炮运输车”启发苏联自行火炮设计 - 6

小图上有装甲厚度和倾角数据。

在这两种实验原型车上,纳粹军方确定了一个有点疯狂的设计要求,包括必须可以独立将火炮从底盘上拆下。Heuschrecke 10的炮塔可以拆下,由底盘牵引。LeFH 18/40/2 auf GW III/IV的火炮部分可以拆下,变成独立使用的105mmleFH 40榴弹炮。这种来回折腾的“火炮运输车”显然没有让纳粹德军感到满意,于是“蟋蟀”计划就被逐渐淡忘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将其与Pz.Kpfw.38(t)坦克基础上研制的自行火炮混淆。

细看:纳粹德国坦克歼击车“火炮运输车”启发苏联自行火炮设计 - 7

纳粹德军订购了100辆,但只生产了7辆。

至于纳粹德军为什么突然想起“火炮运输车”的原因已经无人知晓,不过可以从古德里安1944年3月23日给希特勒的报告中窥见一斑。报告中提到,截至1944年1月1日,半履带牵引车的妥善率已经降到惊人的水平。Sd.Kfz.11、Sdkfz.6和Sd.Kfz.7的妥善率只有52~53%。如果Sd.Kfz.11型3吨半履带牵引车还可以用斯太尔RSO进行取代,那么没有什么可以取代Sd.Kfz.7型8吨半履带牵引车,而这是纳粹德军重型反坦克炮和150mm榴弹炮的主力牵引车。巧合的是,这两种火炮正是“火炮运输车”计划的主要武器类型。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纳粹德国再次对“火炮运输车”高度重视起来。要知道,在前线纳粹德军的炮兵损失,特别是导致反坦克炮损失急剧增加的主要原因就是无法及时撤离造成的。

细看:纳粹德国坦克歼击车“火炮运输车”启发苏联自行火炮设计 - 8

这辆坦克歼击车在1945年4、5月间参加了战斗。

1944年2月4日,纳粹德国召开了有军备部第四局代表参加的会议,“火炮运输车”的概念就是在这次会议上确定的。当务之急就是将诸如10.5cm leFH 18、8.8cm Pak 43、12.8cm Pak 81和15cm sFH 18等火炮自行化,需要能够大批量生产的廉价底盘。与此同时,纳粹军方已经焦头烂额,他们首先确定不再使用Pz.Kpfw.IV坦克底盘。最疯狂的地方在于,他们开始要求使用由斯太尔公司正在生产的Pz.Kpfw.38(t)轻型坦克的部件设计新型底盘。

细看:纳粹德国坦克歼击车“火炮运输车”启发苏联自行火炮设计 - 9

保存状态与1945年缴获时的差别很小,只是少了防盾内侧的储物盒。

除斯太尔之外,克虏伯和阿尔克特也参加了竞标。1944年初,突然出现了一个新的竞争者——阿德尔特有限公司(ArdeltwerkeGmbH),该公司主要生产起重设备,此前在装甲车辆方面并不出名。从上世纪30年代后半叶开始,该公司主要生产弹药。二战期间,该公司大量使用集中营囚犯作为主要劳动力。君特·阿德尔特(Günter Ardelt)博士对“火炮运输车”计划产生了兴趣,他亲眼看到Pak 43反坦克炮是如何遗弃在前线的。最初,阿德尔特公司与莱茵金属公司合作,但原型车Ardelt-Rheinmetal 8.8 Pak 43 Waffenträger并不成功。

细看:纳粹德国坦克歼击车“火炮运输车”启发苏联自行火炮设计 - 10

这辆坦克歼击车仍然具备行动能力。注意底盘右侧的“来自柏林”标语,这是1945年缴获时留下的。

随后,阿德尔特公司与克虏伯公司合作,结果证明两者的合作更加成功。这是一次让双方都获利的好处,一方面,君特·阿德尔特得到了火炮巨头的技术支持,另一方面,克虏伯公司也可以将自行火炮的研发地点从埃森转移到更安全的地方。在测试了第一辆8.8cm Waffenträger Krupp-Ardelt原型车之后,立刻着手研制这种自行火炮的改进型,并且专门为搭载Pak 43型88mm反坦克炮而设计。在库默斯多夫训练场向纳粹军方展示了原型车之后,纳粹德军立刻决定采购100辆,由于该车搭载的弹药数量有限,又采购了12辆弹药运输车。

细看:纳粹德国坦克歼击车“火炮运输车”启发苏联自行火炮设计 - 11

驾驶舱得到很好的恢复。

这种坦克歼击车的最终名称确定为Waffenträger für 8.8 cm PaK 43 L/71(Ardelt),但此时已经临近战争结束,纳粹德国已经无力将其投入大规模生产。即使在设计时已经采取了最大限度的简化,对批量生产仍然没有多少帮助。即使生产出来的坦克歼击车,对整个战局也没有太多帮助。纳粹德军订购了100辆,最终只生产出来7辆,全部装备冈瑟·阿德尔特中尉指挥的炮兵连。该连的任务就是保卫阿德尔特工厂的安全。有一张照片显示柏林有一辆Waffenträger für 8.8 cm PaK 43 L/71(Ardelt),考虑到阿德尔特工厂距离柏林市区非常近,在当时被临时抽调到柏林加强城防力量并不奇怪。

细看:纳粹德国坦克歼击车“火炮运输车”启发苏联自行火炮设计 - 12

驾驶员伸手就可以拉动控制杆,将火炮与行军固定架解锁。

据报道,冈瑟·阿德尔特中尉在一辆自行火炮上阵亡。鲜为人知的是,阿德尔特工厂在战火中幸存下来,并且至今还存在,只是改名为KE Kranbau Eberswalde AG。但是,其他的事情更加有趣。苏联军队不仅缴获了一辆完好的Waffenträger für 8.8 cm PaK 43 L/71(Ardelt),还有它的技术文件。阿德尔特和克虏伯的设计对苏联自行火炮的设计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相关技术文件被送往苏联军工企业。一年后,苏联就出现了一个多用途底盘项目,并在此基础上推出了SU-100P、SU-152G、SU-152P等自行火炮,直接发展结果就是2S3“金合欢”、2S4“郁金香”和2S5“风信子”自行榴弹炮。

细看:纳粹德国坦克歼击车“火炮运输车”启发苏联自行火炮设计 - 13

负重轮和平衡悬挂系统取自Pz.Kpfw.38(t),但取消了橡胶轮缘。

现在,这辆曾经影响了苏联自行榴弹炮发展的“火炮运输车”收藏在爱国者公园的博物馆内。顺便说一句,它已经被恢复到行驶状态。这并不意味着它会立刻再参加下一场战争,尤其是面对进入退休倒计时的喜剧演员时。

细看:纳粹德国坦克歼击车“火炮运输车”启发苏联自行火炮设计 - 14

主动轮。

应当说明的是,“火炮运输车”最终概念是有争议的,为了便于大规模生产而进行了极端简化,导致该车出现一些奇怪的青睐。战斗全重超过11吨,配备100马力迈巴赫HL 42发动机,正常行驶速度25千米/小时,最高速度为36千米/小时。可以确定的是,这种坦克歼击车不会受到军方的热烈欢迎,因为军方都喜欢装备性能更平衡的武器,这种除了火力之外,缺少必要的机动性和防护能力的近战武器很难有生存能力。

细看:纳粹德国坦克歼击车“火炮运输车”启发苏联自行火炮设计 - 15

底盘进行了尽可能的简化。

当然,您也可以称之为合格的坦克歼击车,如果您要是了解它的作战模式,恐怕就会收回自己的话。驾驶员将Waffenträger für 8.8 cm PaK 43 L/71(Ardelt)开到作战位置,探身拉动火炮行军固定架上的控制杆,即可解锁火炮,让炮手可以根据目标方向调节火炮的瞄准角度。此时,驾驶员需要前往车体后方,加入炮组进行战斗,他的主要任务是取出炮弹交给装填手。这样的作战模式,让这辆坦克歼击车在射击(暴露自身位置)之后,无法快速转移。

细看:纳粹德国坦克歼击车“火炮运输车”启发苏联自行火炮设计 - 16

炮手位于火炮左侧,随着炮身转动。

Pz.Kpfw.38(t)坦克底盘的技术非常成熟,1944年大部分“火炮运输车”设计都采用这种底盘。但冈特·阿德尔特更加激进,为了节省橡胶,采用了全金属负重轮,克虏伯公司协助他完成了底盘的设计工作。尽管底盘看起来与Pz.Kpfw.38(t)很接近,但实际上还是有不少区别的。

细看:纳粹德国坦克歼击车“火炮运输车”启发苏联自行火炮设计 - 17

最终修复之前拍摄的照片,折叠座椅与现在的不同,内部存放炮弹。

必须要说的是,驾驶员还可以谈得上舒适。四人车组中有两人坐在车体后部极其难受的座椅上。当然,这总比徒步跟着行军要好。车体尾部的两个折叠座椅,在战斗时需要把靠背放平作为地板。

细看:纳粹德国坦克歼击车“火炮运输车”启发苏联自行火炮设计 - 18

主炮与PaK 43 L/71反坦克炮尽可能通用。

这辆坦克歼击车的缺点远不止于此。如果将Waffenträger für 8.8 cm PaK 43 L/71(Ardelt)视为自行炮架,而非成熟的自行火炮,一些还都不错,毕竟它拥有低矮的外形和全向射界。此外,没有为满足快速拆卸火炮而采用的特殊设计,这让它的结构变得更加简单。因此,Waffenträger für 8.8 cm PaK 43 L/71(Ardelt)成为“火炮运输车”系列中性能最好的一个。

细看:纳粹德国坦克歼击车“火炮运输车”启发苏联自行火炮设计 - 19

炮盾两侧提供了保护,还增加了工具和备用履带的固定件。

火炮部分与PaK 43 L/71型88mm反坦克炮相同,唯一的区别就是炮盾上增加了备用履带,并加装了侧面防护。炮身右侧的六发弹药架得到保留,因此Waffenträger für 8.8 cm PaK 43 L/71(Ardelt)在进入位置之后可以非常快速地开火。

细看:纳粹德国坦克歼击车“火炮运输车”启发苏联自行火炮设计 - 20

火炮是固定的,不能自行拆卸。

Waffenträger für 8.8 cm PaK 43 L/71(Ardelt)车体后部有两个弹药固定架,每个固定架上有12发炮弹,加上炮盾后方右侧的六发炮弹,总共备弹30发,只比“犀牛”坦克歼击车少了10发。苏军在库宾卡的测试表明,弹药取用非常方便,射击时驾驶员需要充当装填手,否则将影响射击速度。

细看:纳粹德国坦克歼击车“火炮运输车”启发苏联自行火炮设计 - 21

炮手位置。

从技术角度来看,君特·阿德尔特的设计是最成功的,除了使用现役反坦克炮的炮身部分,底盘部分生产成本也很低。但是,这个概念从最初就出现了偏差,放弃使用Pz.Kpfw.IV(IV号坦克)底盘是一个巨大的错误。因为这种坦克在战争期间一直处于批量生产状态,很容易获得,并且拥有很多熟练的驾驶员。尽管Waffenträger für 8.8 cm PaK 43 L/71(Ardelt)获得了部分的成功,但无法以此为基础,发展出完整的系列。

细看:纳粹德国坦克歼击车“火炮运输车”启发苏联自行火炮设计 - 22

装填手的位置。

值得注意的是,“火炮运输车”概念在二战后被许多国家接受。纳粹德国本来有机会装备这种划时代的武器,却出于各种原因忽视了它的存在。当战局已经难以挽回时,才开始重视这种武器,可惜为时已晚。任何武器都不可能完美,如何发挥其最大效能,才是每个军队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