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10日 13.0°C-14.5°C
澳元 : 人民币=4.78
基隆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7200 万中国人,还不知道自己已经病了(组图)

2023-06-13 来源: 丁香医生 原文链接 评论4条

小 H,一名 28 岁的普通医生,猝不及防地发现自己得了糖尿病。

即使他此前已经隐约感觉到自己出现一些症状,他也从没有把自己归入糖尿病患者一列。直到一次偶然体检,他才发现自己的血糖已经高得离谱了。

这种情况并不是个例,全球范围内糖尿病都年轻化了。

根据美国糖尿病协会 ADA 更新《糖尿病医学诊疗标准》,关于糖尿病的筛查调整为“所有人 35 岁起都应该做筛查”,也就是说筛查建议整整提早 10 年,并且建议针对所有人。

根据统计,2021 年全球约有 670 万 20~79 岁成年人因糖尿病或其并发症死亡,也就是每 5 秒就有 1 个人因此死亡。

糖尿病,不再只是“老年病”。

失控的糖尿病人群

超过一半的人还不知道

如果你还觉得糖尿病离你很远,那么我们想告诉你 2 个数字:

每 8 个人中国成年人中就有 1 个糖尿病患者;每 20 个中国年轻人(18~29 岁)就有 1 个糖尿病患者。

也就是说, 8 个人的年夜饭的桌上,就可能至少有 1 个人患有糖尿病。

7200 万中国人,还不知道自己已经病了(组图) - 1

而你周围两排办公桌的 90 后里,就有 1 个糖尿病患者。

7200 万中国人,还不知道自己已经病了(组图) - 2

这些数据来自最新的第 10 版国际糖尿病联盟地图和中国 2021 年发布的最新(截至 2018 年)数据。

过去的 10 年间(2011~2021 年),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由 9000 万增加至 1.4 亿,增幅达 56%。

而根据最新公开的数据显示,超过一半的人,也就是 7200 万中国人并不知道自己已经得了糖尿病。

7200 万中国人,还不知道自己已经病了(组图) - 3

另一项国内的调查数据更可怕,目前中国糖尿病知晓率水平为 36.7%(患糖尿病的人在检测前知道自己得病的人数比率)。也就是说,三分之二的人都不知道自己有糖尿病。

7200 万中国人,还不知道自己已经病了(组图) - 4

近 4 亿中国人

已成为糖尿病后备军

糖尿病本质是胰岛功能受损,这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缓慢发展的过程。当发展到糖尿病,相当于胰岛功能已经损坏到无法逆转的地步。

7200 万中国人,还不知道自己已经病了(组图) - 5

糖尿病患者的数量令人惊讶,但还有更多更多的人,正处在糖尿病前期而不自知:胰岛功能受损——他们都是糖尿病的后备军。

每 5 个中国成年人中就有 2 个糖尿病前期患者。2013 年我国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为 35.7% ,预估 3.88 亿人,到了 2018 年糖尿病前期患病率升高至38.1%。

7200 万中国人,还不知道自己已经病了(组图) - 6

这意味着那顿年夜饭桌上,不仅有 1 个糖尿病患者,还有至少 3 个糖尿病前期。是的,那一桌子有一半人的人血糖已经不好了,但他们可能对此一无所知。

根据大庆人群追踪数据可以清晰地看到,糖尿病前期离糖尿病只是一步之遥。

7200 万中国人,还不知道自己已经病了(组图) - 7

大庆数据显示,被观察的 138 名糖尿病前期人员( 未干预) 中第 6 年被确诊为糖尿病的有 90 人,也就是有 65% 的人被确诊(图源:参考文献)

肥胖、不良生活习惯

正在加快糖尿病的步伐

2 型糖尿病几乎是所有慢性病中和生活习惯最密切相关的,肥胖(特别是向心型肥胖)人群被列为高危人群。

熬夜、高油高脂高糖、久坐这些不良生活习惯都是糖尿病的高危因素,使得身体里的血糖每天都在经历大起大落。慢慢地,胰岛功能放弃挣扎了,全身各个脏器都已经泡进了“糖水”里,一点点变硬,一点点死掉。

难道就没有办法了吗?

不!糖尿病前期是有机会逆转的。

如果能早点发现自己的胰岛已经出现了问题,并且做出及时的生活干预,可以延缓糖尿病前期的发展,甚至发生逆转。

大庆研究发现,生活方式干预 6 年,可使 30 年随访时累计发生 2 型糖尿病的风险下降 39%,2 型糖尿病的发病中位时间推迟 3.96 年。

7200 万中国人,还不知道自己已经病了(组图) - 8

图源:参考文献

35 岁以后请增加血糖检测

如果你已经超过 35 岁,想知道自己的血糖情况,那只需做好一件事:

在每年一次的体检中增加血糖相关检测(空腹血糖、随机血糖),也可以去医院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具体可根据医生建议选择。也请一并带上你的爱人、朋友和家人,他们也一定需要。

7200 万中国人,还不知道自己已经病了(组图) - 9

*空腹血糖受损喝糖耐量异常统称为糖调节受损,也称糖尿病前期。也可用糖化血糖蛋白试验指标大于 6.5% 作为补充诊断。

如果你还没有过 35 岁,那么可以对照以下表格,如果得分超过 25 分,那么请你也一定在每年的体检中增加血糖检测。

7200 万中国人,还不知道自己已经病了(组图) - 10

来源:参考文献(点击查看大图)

国内指南目前建议 40 岁之后进行检测

无论你几岁,如果已经出现三多一少的症状: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少,那么请一定尽快到内分泌科安排一次血糖检测。

如果你一切安好,也请跟着我们让血糖稳一点再稳一点,做好这 6 件事:

1. 杂一点儿:减少白米白面主食,用全谷杂粮、薯类蔬菜替代一半;适量蛋白质,大量蔬菜,混合饮食控血糖;

2. 粗一点儿:主食粗点好,千万不要细,选择全麦,不选白面;选择糙米,不选精米;

3. 瘦一点儿:肉不能少,但要选瘦弃肥;吃鸡鸭鹅,不吃皮;鱼肉脂肪含量低,就很好;当然最重要的要让体重瘦一点,好处不止一点点;

4.懒一点儿:蔬菜能不切细就不切细,豆子能整粒吃就不煮烂,水果能吃整个就不榨汁,土豆整个比土豆泥好;

5. 淡一点儿:油盐都要少一点,可以适当加点醋,吃不惯淡的不如加点香料和辣;

6. 狠一点儿:不抽烟,不喝酒,不久坐,不要向基因和坏习惯低头。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4)
蛋糕喵
蛋糕喵 2023-06-13 回复
饮食习惯十年河东十年河西,换换口味还是很重要的!
谢卓伶
谢卓伶 2023-06-13 回复
生活习惯真的很重要,我要开始改变饮食习惯了!
陳超駿_DAWSON
陳超駿_DAWSON 2023-06-13 回复
我觉得健康才是最大的财富,谁都不能忽视!
白眉大侠怎么样
白眉大侠怎么样 2023-06-13 回复
大家都要注意啊,不要等到糖尿病才后悔!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