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24日 -1.1°C-4.7°C
澳元 : 人民币=4.85
基隆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年仅38岁,从确诊到去世仅9个月!这病为何如此凶险?(组图)

15天前 来源: 新闻坊 原文链接 评论5条

“我要用自己的身体, 给学生上最后一课。”

6月4日凌晨3时50分,浙江一所大学年仅38岁的教师,因病去世。

依照这位教师生前“捐赠眼角膜和遗体”的遗愿,爱人全程见证丈夫捐赠眼角膜,又亲自随车将丈夫的遗体送到浙江大学医学院。

“趁活着,把人生的句号先描上。皮囊而已,能用的都拿去用吧。”妻子发布的朋友圈消息感动了无数的人。

据了解,这位教师患的是胆管癌,从确诊到去世,仅仅9个月时间。

年仅38岁,从确诊到去世仅9个月!这病为何如此凶险?(组图) - 1▲ 图文无关(图源:视觉中国)

为什么胆管癌这么“凶险”?它有哪些高危因素?

总体恶性程度较高

肝内胆管癌症状相对不明显 

预后不理想

“胆管癌是笼统的名称,根据发病部位的不同,胆管癌可以分为肝内胆管癌和肝外胆管癌两大类。”

浙江省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微创外科主任张成武教授表示:

 “不管是肝内胆管癌还是肝外胆管癌,总体上恶性程度高,发展相对快、预后相对差。临床中,肝内胆管癌的恶性程度更高。”

年仅38岁,从确诊到去世仅9个月!这病为何如此凶险?(组图) - 2

张成武介绍,肝内胆管癌和肝外胆管癌的最大区别是:

肝内胆管癌的症状表现不明显,易延误就诊,因此一经发现,肿瘤往往已经比较大,病期较晚,手术可能性低。

肝外胆管癌容易引起胆管堵塞,胆汁淤积引发黄疸,一旦出现症状,患者更容易注意到,临床发现时病期相对较早。

 “一旦不能手术,肝内胆管癌的治疗以化疗为主,可目前没有非常有效的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种种原因导致肝内胆管癌的预后很差。”张成认为前面所说的这位教师从确诊到去世仅9个月,所患胆管癌的类型为肝内胆管癌的可能性较高。

年仅38岁,从确诊到去世仅9个月!这病为何如此凶险?(组图) - 3

胆管结石

是胆管癌的高危因素之一

但要注意辨别“真假”

张成武表示,胆管癌的发生主要和年龄与性别(60岁以上,男性多于女性)、家族遗传史、胆道相关疾病史(慢性胆管炎、胆管结石)等有关,其中,尤其要注意胆管结石。

“胆管结石本身不会变成癌,但它的存在对于胆管黏膜来说就是一种机械性刺激,在长期持续刺激下,易引发胆管壁慢性炎症,胆管壁出现增生,继发感染。长此以往,便可能引发胆管癌。而且,胆管内结石往往是多发性的,不只有一处。”

很多患者的B超报告单上写着“肝内胆管结石”,张成武提醒:“肝内胆管结石”在体检报告里出现频率很高,但其中很多都不是真正的肝内胆管结石,而是肝内钙化灶。他进一步解释,肝内钙化灶和肝内胆管结石在B超影像上非常相似,大多时候仅靠肉眼观察没办法准确区分开来。

一般情况下,如果真的是肝内胆管结石,往往检查报告还会同时提示胆管有扩张,如果没有胆管扩张,很可能就是肝内钙化灶。所谓肝内钙化灶,就是钙质在肝脏内的沉积,不会自行消失,但它的存在不会对健康造成任何影响。“如果实在担心,可以做个磁共振明确。”

年仅38岁,从确诊到去世仅9个月!这病为何如此凶险?(组图) - 4

如果明确是胆管结石,就应当引起重视。张成武介绍,胆管结石发作时和大部分胆囊结石发作时那种死去活来的腹部绞痛不同,会有腹痛,但不会那么强烈,主要表现为反复发热,严重的可能出现寒战高热、感染性休克、黄疸等。

除了胆管结石易诱发胆管癌

胆囊结石也是胆囊癌发病因素之一 

超2厘米、长期存在的胆囊结石需重视

胆结石可分为

胆囊结石和胆管结石

除了前文说的胆管结石

诱发的胆管癌

胆囊结石也可能诱发胆囊癌

张成武教授提到,一般来说胆囊结石是否危险主要看两点:

2厘米是一个“分水岭”,结石越大,癌变的风险越高;

结石存在的时间越长,对胆囊的刺激时间越长,癌变的风险也就越高。

几乎80%的胆囊癌患者都合并有胆囊结石,且有胆囊结石的患者发生胆囊癌的几率超过正常人近30倍。

前几年,不到30岁的小王姑娘找到张成武,当时她已在当地被确诊为胆囊癌。“是胆囊充满型结石,占据了整个胆囊,非常晚期,已经出现了淋巴结转移,没有手术机会了。”

张成武询问病史时,小王说,四五年前B超就已经发现了胆囊充满型结石,但平时没什么症状。“当地医生告诉她,没有不舒服就不用管,患者也就不在意了。直到肚子痛来检查,已经处于非常晚期。”张成武遗憾地表示,后来小王接受了化疗,但效果不佳,没几个月就去世了。

专家提醒

胆囊结石很常见,但不能因此轻视它,相比起有症状的胆囊结石,无痛性胆囊结石反而更可怕,因为没有明显症状,患者不会想到就诊,一旦有症状,病情往往已经比较严重。

因此,发现后及时至正规医院专科就诊,遵医嘱治疗或复查。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5)
蛋糕喵
蛋糕喵 15天前 回复
疾病不分年令,所以每位个体为了健康,每年都得做次体检,平时稍有身体不舒服,必须及就医,不必硬扛,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sylvia小樱
sylvia小樱 15天前 回复
吓得我一身冷汗,我就是胆结石和胆囊多发息肉患者。已经很多年。
竹子吃熊猫儿
竹子吃熊猫儿 15天前 回复
再普通的肿瘤发现晚了都一样,四期胃癌一样走得很快。
洋气周呀周
洋气周呀周 15天前 回复
现在为啥生癌的人越来越多了,唉。。。
PennYoung
PennYoung 15天前 回复
如此凶险的胆总管癌,还是要对前期胆结石引起高度重视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