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24日 -0.1°C-5.1°C
澳元 : 人民币=4.82
基隆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西方文明为什么总是能够走向胜利?(组图)

10天前 来源: 每天为你读一本好书 原文链接 评论4条

本文转载自每天为你读一本好书,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太初有道,道与 神同在,道就是 神。”(约翰福音 1:1)

西方文明为什么总是能够走向胜利?(组图) - 1

成吉思汗属于哪国文化?实际上,文化往往是不问国界的。

腐败、衰落,是所有传统文化的必然命运,除非它遭遇新的异质文化。这一点符合物理学的“熵增定律”:一个封闭系统,会走向单一、无序,最后死亡。地球文明之所以源源不断地演进,是因为这是一个开放系统,有太阳提供能量。因此,地球生命呈现出多样性、有序化。

严格的说,所有传统文化都衰落了。但,西方好像稍微有点例外。西方文明之所以具有普世性,是因为它内含着一个自我否定的核心。而其他文明则千方百计地保守自身,故其命运当然是熵增导致的衰弱。人类历史因此表现为西方对非西方的征服。

其实,传统文化本身也是一个相当含混的概念。例如,中国传统文化,不知道经过了多少杂交,而绝非从一而终。古代中国经历了商周之变、周秦之变,秦朝的“大一统”,汉代的“独尊儒术”,魏晋南北朝时五胡乱华将各种夷狄文化杂糅进中原文化,唐宋时期的开放,蒙古人建立“行省”制度,明代皇帝有信天主教、佛教的,清代的被殖民,现代中国引入马主义、大陆法系,现时代的信息文明,等等。但,很多知识分子还在迷信、美化“传统文化”,不知道他们究竟指的是上面的哪一部分“传统”。

同样,东亚社会中那些继承了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经济发达地区,其文化形态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即使是看上去仍然保存着“中国传统文化”,但真正滋养他们的,却是现代文明。那种小桥流水、田园牧歌式的“美好”,不过是知识分子的想象罢了。在经济落后的地方,只可能是“穷山恶水出刁民”,道德淳朴之类的说法,不过是远观得来的肤浅印象。居然还有人认为,“人情社会”是传统文化之美的表现。难道“面子文化”的危害还少么?

我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性,只是一个错觉。真正的事实是:“大航海”以来,我们一直跟在西方文明后面,亦步亦趋,但又不情愿承认别人的优胜性。还有天文数字的一代又一代“文人”“学者”在吃论证传统文化优越性这碗饭。他们就像清末的官员,总是哭着祖宗之法不可改,西方不过是蛮夷化外之地。不像日本人那么彻底,“脱亚入欧”一了百了,省得夜长梦多。再如李光耀明言,新加坡的繁荣并非儒家伦理,而是西方法治文明的功劳。

“西方”之所以是西方,恰恰是因为,他们敢于自我否定,而保持着文明的开放性。其实西方的形成,正是文化融合的范例。西方文化的源头之一是古希腊,而古希腊人用腓尼基字母来记录自己的语言,而腓尼基字母来自中东的古代闪族语,古闪族语又学习了古埃及的文字。西方文化的另一个源头是基督教,它是对犹太教的改造,而其发扬者却既不是希腊人,也不是罗马人,而是来自中北欧的森林“蛮族”日耳曼人。

后现代神学家库比特认为,“西方的意义”就是批判精神和人道主义。在犹太教-基督教传统中,有两个核心精神:批判性思维与人道主义——正是批判性思维推动着西方不断自我否定、自我更新;正是人道主义精神,使得西方不断走向生命中心、生活中心。

实际上,古希腊、希伯来,这“两希”的凝结点就是理性。西方文明之所以总是能够走向胜利,是因为理性的胜利。值得注意的是,这个理性,不仅仅是逻辑、定理之类的东西。黑格尔将理性上升为一种精神。而这一点,只有西方做到了。当人类理性有能力彻底理解精神的时候,这个理性不仅仅是自在的理性,亦是自为的理性,它是自我意识,是自在自为的作为精神东西的理性。但黑格尔说,东方只有自然宗教,而没有精神。这一点怎么理解?我们只能通过宗教神学来看清楚黑格尔的用意。

西方文明为什么总是能够走向胜利?(组图) - 2

罗德尼·斯达克的《理性的胜利——基督教与西方文明》一书写道:

神学有的时候被称作是“信仰的科学”,它是对上帝的形式推理,重点在探索上帝的本质、意图、要求,理解它们如何定义了人与神的关系。多神论太不符合逻辑,所以没有神学。神学必然要求一个有意识的、理性的、万能的、无限的超自然存在作为上帝。

人去不断地探究上帝在干什么!这是西方之外的文化所没有的现象。但,正是从这一点出发,西方不断否定着自身,因为上帝也需要证明自己是上帝,上帝也可以自我否定,它通过创造活动来证明自己并自我否定。因此,上帝也是有人格的。故,基督教成了西方文化的核心密码,成就了西方人的自我意识。一种进步的信仰,由此诞生。

基督教是面向未来的,而各大宗教总是宣扬过去的美好。基督教教义在原则上是可以被修正的(即使在实践中未必一直如此),理性的证明是可以让教义不断进步的。教会在中世纪建立的大学代表了对于理性力量的信仰,在经院哲学的推动下,这种信仰渗透了西方文化,推动了科学研究、民主理论和民主实践的发展。

——《理性的胜利——基督教与西方文明》

东方文化的人们则在永远地深思冥想一个非存在的东西,它没有人格、虚无缥缈、没有意识。因此,这种文化没有理性的用武之地。“东方没有神学家,本该探索此道的人们拒绝了神学的根本前提:一个有意识的、万能的上帝的存在。”

但当下世界,无论怎么保守传统文化的国家,其人民都接受了科学,而且,科学仍然在不断改造人类的生存方式。而科学的特点,就是可证伪性,即能够自我否定。为什么非西方文化不能产生科学?著名哲学家怀特海认为,在西方之外,其他宗教的众神形象都是非人格化、非理性的,所以孕育不出科学,亚洲的宗教尤其如此。李约瑟也花了几十年的时间来寻求“中国为什么没有科学”的唯物主义解释,最后得出结论,中国科学匮乏的根源在于宗教,“从来没有出现过神圣的立法者为非人的自然立法的观念”。

此外,政教分离、产权思想,都在基督教中有描述。对于我们来说,可能最重要的是,基督教中道德平等的伦理观念。东方传统伦理是等级秩序的,因此,人们就不会去追求普适性的规则和秩序,而且,总有人高于其他人,成为最高的统治者。但在基督教那里,只有人人平等,例如保罗告诫奴隶主要善待奴隶:“他们和你们,同有一位主在天上,他并不偏待人。”

而第一个现代国家,其《独立宣言》如是说:“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千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道德平等的伦理观,是革命性的。而这恰恰是东方传统很难开出现代的原因。

传统文化的迷思,是一种怀古情感。但,任何传统文化就像任何事物存在生命周期一样,如果无非更新,就不可能长存,而更新的条件,只能是接纳新生事物。这就是西方文明总是能够走向胜利的奥秘所在。

爱德华·希尔斯的《论传统》写道:“传统依靠自身是不能自我更生或自我完善的。只有活着的、求知的和有欲求的人类才能制定、重新制定和更改传统。”对生命的尊重,对生活的热爱,人人平等的伦理关怀,而不是保守各种教条,才是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仔细理解一下黑格尔的精神,我们就会产生一种生命的崇高感,以及对文化他者的开放胸怀,而不至于画地为牢、白白浪费生命。

本文转载自每天为你读一本好书,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4)
樱小珞珞
樱小珞珞 10天前 回复
西方文明就是实事求是,最朴素的真理。
熊猫眼630
熊猫眼630 10天前 回复
西方近代的胜利是科学战胜基督教的一个好例子。
Ellesme
Ellesme 10天前 回复
有了文艺复兴运动这样的启蒙运动才有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一个自由的灵魂才会创造出无尽的奇迹,否则所有人的思想统一到一个人那里,这样的民族没有未来,这样的国家迟早给人类带来灾难
Crystal_张芮
Crystal_张芮 10天前 回复
这叫西方文化的迷思。把自私自利看作理所当然,最后只能进地狱,天堂就别想了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