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26日 9.1°C-11.0°C
澳元 : 人民币=4.84
基隆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秦将白起缘何坑杀40万赵俘?

2017-04-18 来源: 文藏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昭王四十七年(前260),秦国攻韩国,夺取上党。上党百姓纷纷逃往赵国。赵国在长平屯兵,接应上党百姓。于是,秦国借此机会进攻赵国,赵国派廉颇带兵迎战。赵国军队是本土作战,因而廉颇高筑围墙,坚壁不出,想以持久战来拖垮敌人。

秦将白起缘何坑杀40万赵俘? - 1

为了速战速决,秦国施行反间计,导致赵国以赵括取代廉颇率兵攻击秦军。秦国委派白起担任上将军,要与赵国决一死战。军事理论甚是了得的赵括走马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发兵进击秦军。秦军佯败而逃,同时布置了两支突袭部队逼近赵军。赵军乘胜追击,一口气追到秦军大营。但是,直到此时赵军才发现秦军营垒十分坚固,难以攻入,而秦军的一支突袭部队已经切断了赵军的退路,另一支快速部队已经插入赵军的营垒,赵军就这样被彻底分割包围。

这样一围就是月余,饿红了眼的赵兵自相残杀,以人肉充饥。秦军在白起的指挥下发起猛攻,射杀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四十万赵军成为俘虏。之后,白起采用欺骗手段,将四十万赵国降兵悉数活埋,四海震惊。

秦将白起缘何坑杀40万赵俘? - 2

秦将白起缘何坑杀40万赵俘? - 3

那么,白起真的坑杀了40万赵卒么?

维基百科对长平之战最后阶段的描述:

秦军对近40万降卒心有馀悸。白起假意许诺说准备把降兵中身体强健的带回秦国,而年老体弱伤残幼小的会放归赵国。赵人不疑。白起又以酒肉安抚降卒,後令秦兵以白布裹头,吩咐说「凡首无白布者,即系赵人,当尽杀之。」赵国降卒不曾准备,又无器械,束手就戮。40万赵军,一夜俱尽。

史载当时「血流淙淙有声,杨谷之水皆变为丹,至今号为丹水」。唯有240名年纪幼小的赵兵被秦军放归赵国以散布恐慌,震慑山东六国。坑杀赵卒的消息传入赵国,整个国家中「子哭其父,父哭其子,兄哭其弟,弟哭其兄,祖哭其孙,妻哭其夫,沿街满市,号痛之声不绝」。

在史记和战国策中记载,白起收降赵军后,先收缴了赵军武器,再设宴招待了赵军,将他们灌醉,夜里让秦军绑上白布。见未绑白布者就杀之。到天明的时候再把杀剩的10万人集中起来活埋。只留下240个年幼的回去报信。

秦将白起缘何坑杀40万赵俘? - 4

关于这40万俘虏的尸体是怎样被处置的,历史上没有确切记载,但今天的事实,却是不断地为人们真实地演示着当年那场残忍的屠杀。

至今,每逢下雨,生活在长平地区的人们,经常会在古战场内发现被雨水冲出的人骨。而人们也多次在这片土地上发现“尸坑”,如1995年5月,高平永禄乡永禄村农民李珠海和他的儿子李有金在耕地时,在一尺的土下发现骨头,越挖越多,他儿子还发现了几十枚赵国刀币,便报告文物部门。经考古人员发掘,此坑约有赵国军队尸骨100余人,往西还有比这更大尸坑两三个。

在现在长平已经发掘出的17个尸坑中,赵军战士的尸骨随意叠压,有的在头盖骨上还有中箭后的三角伤坑。当地人说,当时在发掘时,还发现有的尸骨的胯骨上还深深地嵌着铁头铜尾的箭头,有的胸腔内遗有箭头,有的四肢有明显刀砍痕迹,以及挂有铁钩——他们的尸体曾被铁钩勾住残忍悬挂。专家推断,当年,秦军将战俘尸体抛入沟内,仅仅是再填上一层薄土加以掩盖,可谓残忍至极。

秦将白起缘何坑杀40万赵俘? - 5

那么,白起为什么坑杀40万赵卒?

对于这个问题,大家众说纷纭,观点无外乎以下几个:

本是君王意志。长平一战坑杀40万是任何一个将领都无法做出的决策,非君王意志不可为。

这场战役之后,秦国再次出兵攻打邯郸,白起坚决反对秦王发兵,并且明确表示决不挂帅出征。即使秦王亲自命令,范雎亲自动员,白起照样不给面子。白起只是战役的执行者,是个背锅的。

出于一己私利。白起擒杀赵括,围攻邯郸,赵国一亡,秦就可以称帝,白起也将封为三公。秦军的战功是以人头来记的,你杀的人越多军功越大,受封也越多。据史书记载有两个秦军去追杀一个敌人,最后这个人头不知道算谁的头上了。其中一个秦军士兵就把另外一个士兵给杀了,这样他就得了两个人头,你想想这四十万个人头那是多大的军功,就说不算在白起的头上算在他的部下身上也是很好的福利。

秦将白起缘何坑杀40万赵俘? - 6

秦将白起缘何坑杀40万赵俘? - 7

对现实的考量。这四十万个大老爷们(不用想肯定都是男壮丁),吃起饭来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他们正是因为不想挨饿才投降的。但现实却是秦国没有那么多的粮食来分给赵国的降卒吃。大家想想,一旦秦国不能提供吃的给他们,这四十万人会有什么反应?而一旦安抚不了赵国降卒的情绪,估计秦国好不容易打来的胜仗就会落入万劫不复的境地。所以,作为主将的白起只能选择“诈而尽坑之”。

战略上的布局。在长平,虽然赵国打了败仗,但这个国家还在,并没有灭亡。而白起单单打赢长平之战并没有完成任务,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灭赵。于是他想出了一个颇为恐怖的战术,那就是让恐惧蔓延赵国。大家可能都知道,白起并没有杀光所有的赵国降卒,他还留了二百多个未成年人回去报信。真可谓“杀人诛心”!

秦将白起缘何坑杀40万赵俘? - 8

迄今为止,经考证,在长平等地共发现450多个与长平之战相关的地名或村庄,如赵庄村,县志记载长平大战后此地一度成为废墟,赵括死后,当地老百姓将赵括尸体偷回,葬于村北的二仙岭上,为使子孙后代不忘赵国,遂将此地改名为赵庄。再如谷口村,相传是白起坑杀赵军最多的地方,这里曾挖掘发现了大量赵国士兵遗骸,因此,谷口村又名杀谷、哭谷、省冤谷。

这些遗址中,最为著名的无疑是骷髅山与骷髅王庙。史书记载,唐玄宗李隆基曾巡游至此,见白骨遍野,头颅成山,情形触目惊心,遂将此地命名为骷髅山,在山旁修建骷髅王庙,“择其骷骨中巨者,立像封骷髅大王”。现骷髅王庙为清代遗构,庙内塑有赵括夫妇像。

明代诗人于达真曾在此赋诗一首,写出了唐玄宗的震惊,也写出了白居易、陈子昂、朱元璋等人巡游此地后的心声:“此地由来是战场,平沙漠漠野苍苍。恒多风雨幽魂泣,如在英灵古庙荒。赵将空余千载恨,秦兵何意再传亡?居然词宇劳瞻拜,不信骷髅亦有王。”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