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30日 4.6°C-6.7°C
澳元 : 人民币=4.86
基隆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韩国亚洲第一重炮20多次炸膛:每一次开炮都是生离死别!

2017-11-24 来源: 科罗廖夫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前些天土耳其军队的一辆M-60T主战坦克在射击时发生了炸膛事故,于是坦克的炮管就成了这个样子,很多网友说这造型非常帅气。各国军事媒体讨论这次事故的时候,马上第一时间想到今年8月份的另一次更加惨烈的大炮炸膛事故。8月18日,韩国陆军进行火炮实弹射击训练时发生爆炸事故,造成1名士兵死亡,6人重伤。此次发生事故的,是韩军自称“亚洲第一炮”的韩国K-9自行榴弹炮。

韩国亚洲第一重炮20多次炸膛:每一次开炮都是生离死别! - 1

韩国K-9自行榴弹炮是韩国自行研制的先进火炮,是亚洲地区第一款采用52倍口径身管的155毫米大威力火炮,被韩国人自豪地称为“亚洲第一炮”。今年4月印度刚刚以6.46亿美元总价引进100门K-9榴弹炮。与K-9榴弹炮同级别的韩国KH179式155毫米牵引榴弹炮,就是出了名的“炸膛大户”,多次发生爆炸事故。2005至2015年的十年内,这种155毫米炮居然出现过20多次炸膛事故,造成上百名炮兵的死伤,是真正的“炮兵杀手”。有韩国老兵曾描述,每一次开炮射击,都仿佛生离死别。那么,为何韩国火炮发生如此之多的炸膛事故呢?

炸膛是一种非常严重的枪炮事故,火炮炸膛除了会对炮本身造成损坏之外,也会严重威胁到炮手的生命安全。

炸膛原因有很多种,当火炮炮管的质量较差,内径做工不规则,有弧度,或者保养不好,当一根炮管在经过很多很多次射击后,接近到寿命,在炮管管壁出现了小裂纹,这些小裂纹在高温高压燃气作用下突然断裂,都容易产生炸膛事故。

韩国亚洲第一重炮20多次炸膛:每一次开炮都是生离死别! - 2

炮弹发射药异常,炮弹的储藏时间接近理论寿命,或者储藏方法低于标准储藏要求,弹头生锈,炮膛内有异物,在弹头正常运动时突然卡住,都容易引发炸膛。炸膛最常见的原因是发射药威力的不规则变化,温度和火炮温度不匹配,导致炮管结构强度不足,无法承受发射药高压燃气,导致炮管破裂。

韩国亚洲第一重炮20多次炸膛:每一次开炮都是生离死别! - 3

还有个情况是炮弹的弹带出现异常。炮弹的弹带是紫铜的,很软,可以嵌入膛线,发射时带动炮弹在身管内旋转。正常情况下,炮弹出膛后,弹带会因高速旋转而在飞出炮口数十米以后碎裂开。例如上图就是中国海军的76毫米舰炮炮弹,弹带在出膛以后破裂飞溅,导致的一排水柱。

如果火炮的炮膛内存留异物,或者弹带在炮管内断裂,火药燃气会通过缝隙跑到了炮弹的前部,对引信发生冲击,从而引起了膛炸。

韩国亚洲第一重炮20多次炸膛:每一次开炮都是生离死别! - 4

这是前几年乌克兰炮兵在进行实弹射击表演时的殉爆。

韩国亚洲第一重炮20多次炸膛:每一次开炮都是生离死别! - 5

今年5月初,美国交付给印度两门M777式155毫米榴弹炮,让印军试用。结果被印度自己玩炸膛了一门,500万美元就这么没了。

韩国亚洲第一重炮20多次炸膛:每一次开炮都是生离死别! - 6

2014年,在哈萨克斯坦举行的俄罗斯2014国际军事竞赛,在进行迫击炮训练时,参赛安哥拉炮兵的120毫米迫击炮发生炸膛事故,造成1人重伤,9人轻伤。

韩国亚洲第一重炮20多次炸膛:每一次开炮都是生离死别! - 7

为了加农炮和榴弹炮在冷炮发射时炸膛或发生危险事故,第一次冷跑发射要用拉火绳发射,以防止炸膛和炮翻。这时候发射药的温度不恒定,炮膛温度较低,容易影响精度。火炮驻退机和复进机都没有被良好的润滑,火炮底板和驻锄与土地结合也不严密。导致火炮的技术状态和稳定性都比较低,很容易发生炸膛或掀翻炮位等事故,如果首发射击时炮手站在火炮旁边使用击发机,在发生炸膛或掀翻事故时容易伤及炮手。

韩国亚洲第一重炮20多次炸膛:每一次开炮都是生离死别! - 8

相对于野战榴弹炮,主战坦克所使用的坦克炮的炮弹都是随车贮藏,发射药的温度很容易保持一致。另外,现代先进坦克炮的炮管,大多数是高膛压炮管,由精炼高强度钢材经过锻压制成,通过身管自紧技术,可以承受高达700多MPa的高膛压,加工精度也高。并且成品验收时还要经受现代探伤技术的检验,全新的炮管出现质量问题的可能性不大。所以坦克炮基本不怕冷炮发射。

韩国亚洲第一重炮20多次炸膛:每一次开炮都是生离死别! - 9

不过也有例外的,各国军队坦克炮发生炸膛事故的现象也有很多。例如这个,韩国K1主战坦克的炸膛事故。

关键词: 军事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