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2日 7.4°C-10.6°C
澳元 : 人民币=4.83
基隆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女子频繁心慌、冷汗、晕倒,多次治疗未愈,医生说:胰岛细胞肿瘤

2022-02-21 来源: 网易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大家好,我是傅医生。

患者吕女士,46岁。

3年前,夏收农忙时节,吕女士忙着抢收麦子,早上简单地吃了两根油条,中午更是没有吃饭,一直忙到傍晚的时候,吕女士感觉心慌无力、出冷汗、全身无力,不一会儿就瘫坐在地上了,家属发现后赶紧给吕女士灌了水,喂了几口馒头,吃了馒头后吕女士感觉还是头晕、冷汗,全身无力。

女子频繁心慌、冷汗、晕倒,多次治疗未愈,医生说:胰岛细胞肿瘤 - 1

家属把吕女士送到乡镇卫生院。

卫生院医生查看吕女士的情况,考虑可能是低血糖引起来的,给吕女士挂了葡萄糖针,输了葡萄糖,吕女士感觉头晕、心慌的症状缓解了,身上也有劲了。

医生问她以前出现过这种情况没有?

吕女士说:之前出现过两三次,可能是饿得了吧,早晨简单地吃了几口,中午没有吃饭。

应该是饿的了,以后要按时吃饭,低血糖挺严重的,如果发现不及时,可能会出现昏迷,严重的话会引起脑损伤,需要引起重视。

女子频繁心慌、冷汗、晕倒,多次治疗未愈,医生说:胰岛细胞肿瘤 - 2

就这样三年来,上述症状反复发生,吕女士去了多家医院,做了不少检查,开了许多药,症状还是经常发生。

直到后来有一天,吕女士胃不舒服,来到消化内科住院治疗。

早晨查房,主管医生告知吕女士不能吃饭,要等到胃镜检查完了以后才能进食,为了防止吕女士出现低血糖,主管医生开了1000ml葡萄糖注射液,输完液吕女士到胃镜室检查胃镜。

女子频繁心慌、冷汗、晕倒,多次治疗未愈,医生说:胰岛细胞肿瘤 - 3

等了大概半小时左右,终于轮到吕女士检查胃镜了,麻醉师找吕女士家属签字,询问吕女士身体情况。

家属刚签完字,吕女士突然就出现心慌、冷汗、全身无力,胃镜室大夫赶忙将吕女士扶到病床了,接上心电监护,吸上氧气,给吕女士测了血糖,血糖2.6mmol/ L。

低血糖,胃镜室医生说,赶紧拿一瓶葡萄糖注射液,给吕女士输液。

女子频繁心慌、冷汗、晕倒,多次治疗未愈,医生说:胰岛细胞肿瘤 - 4

家属说:刚从病房输了葡萄糖拔了针才过来的,怎么就低血糖了呢?

胃镜暂时不检查了,你去给她买点吃的东西,低血糖做无疼胃镜是有风险的。

输了葡萄糖,吕女士感觉好多了。

胃镜没有做成,吕女士返回消化科病房,主管医生得知情况后诧异:已经输了1000ml葡萄糖注射液,怎么还是出现低血糖症状,难道是合并有胰岛素分泌异常的情况。

女子频繁心慌、冷汗、晕倒,多次治疗未愈,医生说:胰岛细胞肿瘤 - 5

请内分泌科李主任会诊。

李主任说:吕女士多次出现低血糖昏迷症状,这是很危险的,低血糖昏迷很容易出现不可逆的脑损伤,一旦损伤严重,可能会引起脑细胞缺血,出现昏迷甚至死亡可能。

这种低血糖是怎么引起来的呢?家属问道。

首先要排除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使用过量的情况,吕女士没有糖尿病,未曾使用过胰岛素注射液或者口服降糖药。

女子频繁心慌、冷汗、晕倒,多次治疗未愈,医生说:胰岛细胞肿瘤 - 6

其次,检查一下,有没有胰岛细胞瘤。

什么是胰岛细胞瘤?家属问。

胰岛细胞瘤是发生于胰腺内分泌组织的一类罕见肿瘤。因某些肿瘤类型可分泌多肽类激素,包括胰岛素、胰高血糖素、促胃液素、生长抑素,也曾被命名“胰腺内分泌肿瘤”。

其中胰岛素瘤(β细胞瘤)多见,又称内源性高胰岛素血症,多见于青壮年,女性多于男性,胰岛素瘤会分泌大量胰岛素,体内过多的胰岛素会加快血糖的代谢,进而引起低血糖。

女子频繁心慌、冷汗、晕倒,多次治疗未愈,医生说:胰岛细胞肿瘤 - 7

这种病该怎么治疗呢?家属问道。

首先要先检查确诊这种疾病,然后需要手术切除胰岛素瘤。

很快就给吕女士安排了相关检查以及增强CT扫描,诊断结果为:胰头形态欠规则,局部可见向前凸起,增强动脉期可见明显强化结节,大小约1.5*1.9cm,静脉期密度与胰腺接近,实质期强化程度减低,胰管未见扩张。请省人民医院专家远程会诊,判断为功能性胰岛细胞瘤。

现在诊断明确,吕女士反复出现低血糖症状、甚至昏迷的“元凶”就是这个指甲盖大小的胰岛细胞瘤。

由于肿瘤体积太小,胰腺又位于后腹膜,手术难度较大,应家属要求,请了省人民医院的专家会诊手术。

手术很顺利,吕女士恢复得不错。

术后吕女士的上述症状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科普知识

一.什么是胰岛细胞瘤?

胰岛细胞瘤是发生于胰腺内分泌组织的一类罕见肿瘤。

胰岛细胞瘤分为功能性胰岛细胞瘤和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

功能性胰岛细胞瘤包括有分泌功能的α细胞瘤、β细胞瘤、D细胞瘤、D1细胞瘤等,可出现各种内分泌紊乱症状,以胰岛素瘤(β细胞瘤)多见,又称内源性高胰岛素血症,多见于青壮年,女性多于男性,多发生于胰腺体尾部(该处胰岛组织较胰头多),多数单发,甚至为微小肿瘤,仅数毫米,瘤体呈类圆形,表面光滑、边界清楚、包膜不完整,可向周围胰组织浸润。

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较少见,发病年龄多在20岁以下,女性较多见,常为单发,多数为良性,多位于胰腺体尾部,体积一般较大,可达5~10cm,瘤体多呈类圆形或分叶状,包膜完整,瘤内常有不同程度出血和囊变。组织学上与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相似,但间质血管丰富、纤维组织增生明显,可伴玻璃样变。

二.胰岛素瘤的症状有哪些?

1.Wipple三联征:自发性发的低血糖症状;发作时血糖低于2.8mmol/L;口服糖块或静脉给予葡糖糖后症状立即消失。

2.低血糖导致的交感神经兴奋症状:饥饿感、出汗、心悸、手抖。

3.低血糖导致的脑功能障碍:意识模糊、行为异常、昏迷等。

4.症状多于清晨空腹为主。

5.记忆力下降。

三、胰岛素瘤如何诊断?

胰岛素瘤为胰岛B细胞肿瘤,占胰岛细胞肿瘤的70%-75%,80%以上为良性,胰岛素瘤的诊断标准,需要从定性诊断、功能试验以及影像学检查来综合诊断。

1、定性诊断:

根据低血糖的典型表现( Whipple三联征)可确定。

低血糖症状:胰岛素瘤是由于胰岛过量分泌胰岛素,导致人体出现低血糖。早期患者会出现心慌、手抖、饥饿、面色苍白等典型的低血糖症状,随着病程延长、加重,大脑供应葡萄糖减少,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受损,患者会出现反应迟钝、淡漠,甚至昏迷,部分患者还有可能出现癫痫;

血糖检测:空腹或发作时血糖<2.78mmol/L,长期处于严重低血糖状态的患者,要进一步完善实验室检查,抽血查胰岛素水平,同时测定血浆葡萄糖、胰岛素和C肽的水平;

其他:供糖后低血糖症状迅速缓解,少数空腹血糖降低不明显或处于非发作期的患者,应多次检测有无空腹或吸收后低血糖,必要时采用48-72小时禁食试验。

功能试验:

72小时禁食试验,在缺乏食物的状态下激发低血糖发生。正常人在长时间禁食后不会发生症状性低血糖,而维持正常血糖的能力存在缺陷时,如胰岛素过多,长时间禁食才会导致低血糖,72小时禁食试验是诊断胰岛素瘤的标准试验。

2、影像学检查:

如超声、CT和MRI对肿瘤的定位取决于肿瘤大小,当肿瘤直径>2cm时检查阳性率较高,但90%的胰岛素瘤直径<2m,因此定位阳性率低。胰腺增强薄层扫描、三维重建和早期灌注等技术的应用,可提高胰岛素瘤定位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并能有效评估肿瘤与血管和胰管的关系,对于手术治疗起重要的指导作用。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